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阅读《老北京的护城河》,回答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4 19:34:38
老北京的护城河 石侠 ①说起老北京,伴随我儿时记忆最深的,除了儿歌、闹市、叫卖声之类,便是护城河了。那时,我还没有北京是缺水城市的危机感,因为走到哪儿,还总见水的踪迹:来到西直门外,稻田成片,虽然水不怎么浩瀚,却也水鸭群群,还让人有些爽目的活气儿。 ②北京的护城河都是人工河,根据方位,可分东西南北。德胜门所在的是北护城河,东便门和西便门区分东护城河与西护城河。我最熟的是南护城河,准确点儿说,是前三门儿护城河。这条河沿着宣武门,经和平门到前门。那会儿我在和平门外的师大一附中上学,暑假一到,我和小伙伴们,大部分时间泡在河边,我们可不是赏景,那时的水是附近居民排的污水,臭气熏天,路过那儿,人家都捂着鼻子躲着走,我们却提着小桶到河里舀那黑不溜秋的臭水,干吗呢?浇我们在河边种的蓖麻和向日葵。那是少先队交给我们的任务,给国家生产油料作物。各小队比赛,看谁收获得多。所以我们不怕臭。一个暑假下来,脸黑黑的,浑身臭烘烘的,可我们丰收了。臭河没让我们赏景,却给我们提供了肥土和肥水,也算护城河的一点儿贡献吧。 ③至于后来政府发动,群众参加的挖河治理,臭水变清水,岸边绿柳成行,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要建放射性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前三门护城河被填平,城墙被拆除,修了二环路,又挖下去,建二号线地铁,前三门护城河,连同宣外桥边的老王麻子、真正王麻子、真正老王麻子等刀剪系列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④最让我兴奋的是广安门外,真正的南护城河。环绕南外城的南护城河从玉渊潭流出,经木樨地、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与东护城河相连。那时的马家堡一带,散布着小的湖汊,水虽不宽,但也充满野趣,儿时常疯跑到这儿,学着人家装模作样钓鱼。钓不上来,侥幸能捡到一两条人家扔的杂鱼,那更是种乐儿。 ⑤有时玩儿到木樨地桥头儿,趴在桥栏杆上看鱼鹰,竟会忘了回家。河里的水虽不算很清澈,但流动起来,确像玻璃一样平滑。在浅浅的浪花中,静静地漂浮着一叶小舟。窄窄的船舷上横亘着几根木棍,木棍上站立着几只雄赳赳的鱼鹰。这种画面我是很熟悉的。我生在白洋淀,鱼鹰捕鱼,屡见不鲜。在北京城的护城河里见到这种动人的场面,顿生亲切,仿佛是都市中的乡村。由此,我对护城河有种特有的偏爱。 ⑥有人说,护城河是老北京的魂儿,我倒觉得是老北京的筋,老北京的血脉。如果有一天能把这一条条闪动着民族光彩的玉带显露出来,装扮起来,兴许老北京人也会向老外谝一谝:这是我们中国的威尼斯! 1.文章②—⑤段,作者围绕“护城河”写了三件事,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态度。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地点 事件 情感或态度 第一件 前三门 ① 最熟悉 第二件 马家堡 ② ③ 第三件 木樨地 看鱼鹰捕鱼 ④ 2.结合选文第⑤段的具体内容,谈谈作者“对护城河有种特有偏爱”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字数在150字以内)(7分)
解题思路: 以下答案只是老师个人见解,如与标准答案不相符,还请谅解。祝周末快乐,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1.文章②—⑤段,作者围绕“护城河”写了三件事,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态度。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地点
事件
情感或态度
第一件
前三门
①舀护城河水浇油料作物
最熟悉
第二件
马家堡
②学着人家装模作样钓鱼
③最让我兴奋
第三件
木樨地
看鱼鹰捕鱼
④竟会忘了回家

2.结合选文第⑤段的具体内容,谈谈作者“对护城河有种特有偏爱”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因为作者在护城河看到了水虽不算很清澈,但流动起来,确像玻璃一样平滑的美景,还有儿时熟悉的鱼鹰捕鱼画面,这种场面既动人,又让我顿生亲切,仿佛是都市中的乡村。所以作者“对护城河有种特有偏爱”
3.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字数在150字以内
答:本文让我感触最深的情感莫过于结尾处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护城河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殷切期望。行走在作者的回忆之路上,我们不仅知道了护城河的一些旧貌、变迁和作者的快乐往事,我们还知道护城河是老北京的魂,是老北京的筋,它寄托着老北京人对它的深厚感情,维系着北京的过去和未来。如果能恢复它的旧貌并精心打扮让它焕然一新,不仅能慰藉老北京人对它的念想,提升北京城的古城韵味,而且还能成为北京人向外展现自我的历史文化名片。其实这不仅是作者的期望,更是所有北京人的期望。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