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霜月(霜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7 14:54:49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诗中用了哪些词语点明时令?“斗婵娟”的意思是什么? (2)前人评论李商隐的诗说“义山多奇趣”,请你结合“霜月”这一艺术形象的特点,赏析这首诗。
解题思路: 请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诗中用了哪些词语点明时令?“斗婵娟”的意思是什么?
答:(1)诗中用了“征雁”“无蝉”“冷”“霜”等词语点明时令,表明当时是深秋时节。
(2)“斗婵娟”的意思是:表现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2)前人评论李商隐的诗说“义山多奇趣”,请你结合“霜月”这一艺术形象的特点,赏析这首诗。
答:
作者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我们不能说,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蓝,它会唤起人们绝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同学:如对老师的解答哪里不满意,请在下面的“继续讨论”给我留言,老师收到后会为你及时做出满意的答复的。谢谢!)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