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自孔子以来的儒家提出了各种方法去改造国家,但有过成功的时候吗?孔子为何一直没能实现他的理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26 21:58:25
自孔子以来的儒家提出了各种方法去改造国家,但有过成功的时候吗?孔子为何一直没能实现他的理想?
这首先要说到儒家的最高的理想,那就是教化民众的德行,将社会提升到大同.而相反的是孔子却处于乱世当中,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臣父子不安本分,僭礼越位.君王视民众为犬马,臣子弑君篡位,父子相仇.
  面对这么一个乱世,孔子将原因归结为礼的缺失,认为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文明,便能恢复世界的秩序.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但谁能克己复礼后就将天下变成大同呢?民众是不可能,他们只是被统治者(这不应成为批判或鄙夷孔子的地方,只能说是时代的局限罢了).那就只能与在位者商议,企图改变在位者的德行,让在位者变成仁人君子,去体恤百姓,从而改变社会的现状.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意图让那些在位者接受他的思想.
  可那些国君是既得利益者,岂会放弃眼前利益?所以孔子的做法无异于与虎谋皮,当然无法实现抱负,一生也郁郁不得志.
  到了孟子时代,社会现状更加惨败,路有饿殍,人竞相食.在梁王问政于孟子时,孟子没有去说要提升君王修养之类的话,而是开篇就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是大逆不道的话,这就算了,在后面更说:“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人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又”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又:“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这是要反天了!其实说这话是来源于孟子的民本思想,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了这两位大圣贤的定调,后世儒家以此告诫自身,为之努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也能解释儒家为何如此热衷于入仕为官.就是想学而优则仕,并实现理想.
  但儒家从未实现过理想——大同!其实儒家并不赞同家天下,面对已成定局的君王制度,积极入世的儒家学派,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小康.至于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不是儒家或说孔孟的原意.儒家从没有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儒家要求在位者个个成为仁君明主,去体恤白皙.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真正得到皇帝、世公王胄支持,有的只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