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里价值不一样。”有关这一论题的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2 21:39:23
“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里价值不一样。”有关这一论题的历史典故。
素材积累。
解题思路: 表面上是找素材,实质上是要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里价值不一样的原因。原因可能有: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世界观不同等。
解题过程:
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眼里价值不一样,原因是什么? 原因: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虽然是同一事物,但角度不同,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价值,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 1914年12月9日晚上,屋外刮着大风,爱迪生的影片试验室突然燃起一场意外的大火,加之各种化学药品作为助燃剂,火势越燃越猛,一发不可收拾。 当爱迪生闻讯驱车赶到时,这里已是茫茫一片火海。 爱迪生的小儿子查尔斯此时已经24岁,他在忙碌中突然发现有一会儿没有看见自己的父亲了,生怕父亲出现了什么不测,赶忙四处寻找父亲的身影。查尔斯此时却看到父亲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熊熊大火,苍苍的白发不时被寒冬腊月的凉风吹动,呼啸的火苗映红了他那长满皱纹的脸颊。“我的心为他隐隐作痛,”查尔斯不无心酸地说,“父亲已经67岁了,不再年轻了,他一生的心血就这样化为灰烬了,这叫父亲如何能够承受得起。” 当年老的爱迪生看到儿子向他走来的时候,他只是微微地笑着。 他的夫人米娜难过得几乎要哭出来,她伤心地说:“多少年的心血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如今年老力衰,要重修这座实验室,可不容易啊。”爱迪生反倒安慰她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上帝真厉害,知道我理不清头绪,让这一切都回到了原处,让我重新开始新的研究。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二天早晨,爱迪生穿过烧焦的灰烬,这是他所有的希望和梦想。他告诉家人:“灾难中有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 面对灾难,爱迪生的家人和爱迪生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再比如:一般事物有多个角度,对于一个复杂的人更需多角度考虑。从历史角度讲,评价一个人物需要多方面综合他的特点,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在文化大革命中犯过严重错误,大逆不道的蒋介石在军事上却是个难得的人才。换个角度评价这个人,你会从中挖掘出他的内心深处更本质的东西,帮助你更全面的认识这个人。 我们看第三个例子: 旧报纸,若是卖给收废品的,一斤大约三四毛钱。但上海吴江路就有一家老报纸馆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20世纪60年代的普通报纸,每张要卖218元,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报纸,每张也要卖128元。那些按理说没有收藏价值的普通旧报纸居然还卖得挺火。原来,商家打出的宣传是这样的:为自己或者是亲人买一份生日老报纸吧!颜色已发黄的老报纸配以充满怀旧情调的包装,就有一些历史韵味。顾客主要是二三十岁的上海市民,他们或者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或者买来赠送给长辈,以引起长辈对青春的记忆。这老板叫刘德保,素有收集老报纸的兴趣。他将老报纸的卖点定位于生日礼物上,可谓别出心裁,既雅致,又有韵味;既可以满足青年人对出生那个年代的好奇,又会唤起中老年人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三四毛钱一斤的旧报纸得以卖出每张一二百元的高价,价钱翻了千倍以上,可谓有极高的附加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