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评价王熙凤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0 01:14:18
以王熙凤在在贾母面前的哭和笑对其人物进行评价(字数越多越好)
解题思路: 结合小说的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
由《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笑”与“哭”看王熙凤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中,作者让贾府的几个主要人物先后登台亮相,并调动各种艺术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了穷形尽相的刻画,写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而其中用“笑”与“哭”来刻画王熙凤的手法更是令人叹服,充分体现了曹雪芹“言浅而意深,用常而得奇”的艺术匠心。
  就在贾母等人和林黛玉一番“见面哭”后,随之闲谈的时候,“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在“个个皆敛声屏气”,人人都“恭肃严整”的地方,王熙凤却放诞张狂,呼喝开道,正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出”。因而,这一笑非一般,它使王熙凤一出场就闪耀着令人目眩的光彩,飞扬着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势和骄横无忌的气焰,使整个贾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姑娘媳妇顿时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从而显示了她在贾府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当然,王熙凤的这一笑除了有传“势”的作用外,还有传“情”的作用。本来,她和林黛玉素未谋面,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她知道贾母老来丧女的悲哀和移情于黛玉的拳拳深情,她知道此时黛玉在贾母心中的位置和分量。于是她一路“笑”着赶来,用“笑”来夸张地渲染自己的热情,表明自己对林黛玉的欢迎。这样,一“笑”双雕,既抚慰了黛玉,更讨好了贾母。因而,这一“笑”又露出了王熙凤热衷于巴结、虚伪狡黠的本性。
  本来贾母见到黛玉,思及女儿,一哭再哭,悲哀不能自己,及至一听到王熙凤笑着走来,她就条件反射似地转悲为喜,对黛玉“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王熙凤一到,贾母就立即破涕为笑,而且戏谑作嘲。悲哀如此,尚且一闻熙凤笑,心情就好了,平时王熙凤对贾母的心情和生活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可见,王熙凤就是贾母的开心果。王熙凤得贾母欢心如此,其得势如何可想而知。因此,贾母的“笑”揭示了王熙凤敢于放诞张狂,能够君临贾府的原因。
  王熙凤一笑,贾母就情不自禁地笑,贾母一笑,悲哀之气一扫而空,于是刚才“无不掩面涕泣”的王夫人邢夫人们、丫环仆妇们也都你笑、我笑、她笑,一片笑意春浓,诌笑、媚笑、附合笑、讨好笑,笑语声喧。如果说贾母是这出笑剧的总指挥,那么王熙凤就是这出笑剧的总策划、总编导。在这一片喧闹的笑声里,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王熙凤未见到黛玉就笑,及至见了林黛玉更是热情似火地“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意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这一“笑”是故作惊喜的笑。她惊叹林黛玉“只应天上有”的美丽,她惊讶林黛玉“通身的气派”竟和“老祖宗”这等相像,她惊讶黛玉竟像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说穿了,她是惊叹“老祖宗”是天下头号的“标致”种子。王熙凤的这一马屁拍得无痕无迹,不显山,不露水,直拍得贾母得意洋洋,喜上眉梢,开怀畅“笑”。王熙凤的这一“笑”,展示了她奉承拍马的本领,提示了她深得贾母宠爱的原因。
  王熙凤见黛玉,又笑又哭,表演精彩,令人叹服。而在一旁的王夫人也不甘落后,趁机叮嘱王熙凤道:“该随手拿出两个(缎子)来给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哪知王熙凤却后发先至地说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了目好送来。’”对此,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听了王熙凤的话,王夫人为什么要“一笑,点头不语”?其实,王夫人的“笑”是大有深意的,仔细揣摩一下,就会发现王夫人这一“笑”的内涵和“不语”后的心语:她笑王熙凤其实并未预备缎子,竟然当面撒谎(要不,她早就讨好贾母了,怎会等到王夫人吩咐时才说出);她笑王熙凤心机诡诈,抢功邀宠。本来她想在贾母面前拍一下马屁,讨一个好,没想到一语提醒了王熙凤,反倒被王熙凤借势讨了好、抢了功。于是,她用“一笑”来暗示王熙凤:鬼丫头。竟在我面前耍花枪,别把我当傻子,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当然,这“一笑”中,也有对侄女王熙凤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佩服和赞许,这也是王夫人所以“点头”的原因。破译了王夫人“一笑”的密码,我们就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王熙凤工于心计、虚伪奸诈的个性,看到她争强好斗、不肯让人的霸气。
  一颦一笑总关情,雪芹独具巧匠心。纵观全文,寥寥的几个“笑”字,就全面充分的展示了王熙凤丰富复杂的个性,使一个“满面含春威不露”、 “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艺术形象从字里行间冉冉地浮现在读者的面前,使我们获得了无尽的艺术享受,真是笔力雄健,一“笑”千斤,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确实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认真学习。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