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语文基本常识哪方面都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4 03:00:15
求语文基本常识
哪方面都行
中考作文巧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
2006中考议论文阅读点拨与专项练习
中考议论文阅读
【考点透视】
从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大部分省市都有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并有扩大的趋势.考查热点有: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按要求补写论据;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分析文段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一、把握论点.
把握文章的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那么怎样准确寻找或归纳中心论点呢?
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然后,看文中有没有适合做论点的句子.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陈述句,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它可以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时题目也可能是中心论点.阅读过程中,我们凭着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难确定某个概括性强的句子是中心论点,但是否准确无误,还需进一步验证.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的词句,但一定要关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写出来的句子要求准确完整.
二、分析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区分,但有些学生把文章中凡是名人的话都作为道理论据,这是不妥的.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2、概括事实论据
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也是常见的题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3、分析论据的作用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这是近年来常见的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
三、论证
常见题型有: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怎样论证论点.
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如何论证论点,一般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入手,针对论述的内容做简要分析即可.
四、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常见题型为写出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的内容.
五、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词语往往比较抽象.阅读时,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是解题的关键.常见题型为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同时,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又各具特色.据此,鉴赏语言风格也是常见题型.
六、开放性试题
近几年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呈上升趋势.此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
◆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
◆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
◆由阅读材料引出相关诗文,要求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自主评论.
◆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联想想象型.
【知识点梳理】
一. 议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 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三.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采用事实论据论证的就属于事实论证,分析作用时应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其突出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道理论证指运用道理论据证明论点.因为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论证方法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其特殊作用是,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这种论证方法,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阅读时要分析什么和什么对比,再分析这样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其作用是是非曲直明确,给人以深刻印象.
四.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举例论证:也叫做例证法,就是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作用: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此外还包括一些对结果的推导过程.它是经验的总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它可以使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或道理进行比较,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运用这种方式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五.结构、层次: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
其中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是指几个论据(或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常见结构形式有横式和纵式两种.q"
①横式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和总分式结构.
A、并列式结构是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从几个平行的角度,分头论证中心论点.
B、对照式结构是指文章中,将几个分论点或几个论据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论点.
C、总分式结构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
总分式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和“总分总”三种基本形式.
②纵式有层进式结构和起承转合d
层进式结构,也叫层层深入式结构,它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从而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把道理说深说透.&
有时在同一篇文章的论证过程中这几种结构可以结合使用.
六.语言
议论文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推理,它要求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否则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就立不起来,从而失去了文章的战斗力.所以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此外,议论文是说理文,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严密的推理.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是非明确才能以理服人,色彩鲜明才能以情动人.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目的都是要树立自己的观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优秀的议论文的语言都具有是非明确、色彩鲜明的特点,否则就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典型考题】
2005年江苏镇江中考试题
留点空白
刘书全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烦恼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酋: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标题“留点空白”的含义是 .(2分)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3.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句子.(4分)
当你痛苦时, ;
当你烦恼时, ;
4.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加以阐述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2分)
6.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3分)
7.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④段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参考答案及答题解析:
第1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理解能力.可以把抽象的、形象的具体化,从文章的具体论述着手,该题只要注意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就不难把握.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
第2题考查语境中的词语含义.通过后面句子“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可以组织答案: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第3题考查仿句能力.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用规定的语句形式表达痛苦和烦恼时如何留点空白.如: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第4题考查对议论文结构和内容的整体理解.该题要求说出论述的中心以及围绕中心阐述的角度、思路.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人与人在交往中应为他人、给自己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快乐度日;第二、三段分别从为他人、给自己留点空白的角度,道理上加以论述;第四段从为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的角度,联系现实生活,列举实例,加以论述;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要“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第5题考查分析能力.可结合文章中心,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态度作适当分析即可.如: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譬如像个人的功名利禄、恩怨得失就不必刻意面对,过分追求.同样道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偏见或看法也不需要费心和介意,因为凡事只要心地坦荡、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能够笑面人生,快乐幸福.
第6题考查赏析能力.要求能找出一处优美的语句,并对该语句从思想或语言等方面作赏析.
第7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辨识分析能力.参考答案为C.
2005年临沂市中考试题(课改实验区用)
①每个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有一个自我设计.但这种应该是相对模糊的,是不完美的和有待修正的.可生活中偏偏就有人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觉得现实中的自己距离设计中的自己相差太多,并因而痛苦不堪.其实这些人往往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就是人人都有缺陷.“玉,有点瑕疵才是真的.”
②有一位腿有残疾的私营企业主,经过自己十几年的奋斗拼搏,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雕刻家和经营雕刻精品的大老板.有人对他说:“你如果不是残疾,恐怕会更有成就.”他却淡然一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如果没得小儿麻痹症,我肯定早下地当了农民,哪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我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残疾的身体.”还有罗斯福和丘吉尔,罗斯福曾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信奉巫神、酗酒成癖的人;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奖,但他也曾经是一个贪睡、贪酒的人,还曾因吸食鸦片两次被赶出办公室.但他们都痛苦地改掉了自己年轻时不良嗜好,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
③完美欲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有了它,人类才会用不满足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努力追求完美,但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
④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源自我们常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必须明白,理想的自我是要经过若干年成一生的不懈努力才能接近而始终不能百分之百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只要每天进步一点,快乐一点,我们离目标也就近了一点.倘若因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缺陷而生出健忘失眠等痛苦,只能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源自和别人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拿自己与高过自己一大截的人比,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拿自己的各个方面分别与不同人的优点比,比较的结果是事事不如人,谁都比自己好.
⑤其实,每个人都有足以让自己确立自信的优于别人的长处.“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它处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的映衬绰约多姿.
⑥席勒曾经给成年人写过一篇童话:一个圆的一部分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它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漫漫滚动,由此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灿烂,并与蚯蚓娓娓而谈.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部分,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一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地滚动,它在快速滚动中发现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部分丢在路边,然后漫漫滚动着向前走去……
⑦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有点缺憾,人生照样精彩.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1.从文中看,人们往往“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文中席勒的话说明了什么样是道理?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有什么作用?(3分)
3.请你为本文第②自然段横线处补写一个理论论据,使文章论证更充分,上下文衔接的更顺畅.(3分)
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5.人,不可能没有缺陷.读了本文后,你一定有所反思.你发现自己的缺陷了?你认为你的缺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为诊治这种缺陷开一个“处方”.(3分)
名 称:
形成原因:
弥补办法:
参考答案及答题解析:
第1题考查提取和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取第④节信息并整理得出:一方面源自常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感(或急于实现终极目标所产生的焦虑感),另一方面源自和别人进行不正确的比较而产生的自卑感(或采用不正确的比较方式产生的自卑感).
第2题考查论据和观点之间的关系,理解论据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席勒的话说明了说明了人生有点缺陷不有一定是坏事;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有力的证明了人生是不完美的,过分追求人生的完美是不现实的观点.
第3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引用名言警句或古诗文名句准确且能证明作者的观点,补充的理论论据前面有“正如”等词语,使上下文衔接顺畅.
第4题考查归纳中心论点的能力,要求观点鲜明.人生是不完美和有待修正的,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第5题是开放性试题,“名称”“形成原因”“弥补办法”三者综合考虑,主要要求语言表述的准确、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