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统和军统有何区别?想详细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7 16:34:43
中统和军统有何区别?想详细了解.
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统是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即中国国民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它正式成立于1938年8月,其前身是1928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局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局长,实际由副局长负责.陈立夫、朱家骅先后任局长、徐恩曾、叶秀峰先后任副局长.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
国民党的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
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军统局为终身特务.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
而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
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
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
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其实大部分来说是没有区别的,军统做得比较多的是台面下的事,比如说“剿共”,一些暗杀、侦探什么的都是军统在做.而中统局成立比较早,其中有些“老党员”陈立夫、 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等等有权高震主,尾大不掉之嫌.所以蒋才会另外扶植了戴莅成立军统作为牵制.所以蒋在很多是事情上,特别是“抓捕共”的时候,都是军统在太面下做.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