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_____并没有结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30 09:23:37
作文,字数700+,如题
解题思路: 要写出自己对并没有结束的事的理解,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中心要明确,结构要条理。
解题过程:
友谊并没有结束
时间太窄,指缝太宽,于是,时间在指缝间溜走了。在这逝去的时光里,我总是想起我三年的同桌-----阿昕。
阿昕是个很白净的女生,乌黑的大眼睛总是滴溜溜的转,高挺的鼻梁,是个很活泼的人。她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转到班上的,开始并不熟悉,但不久我发现了我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课间,我们指手画脚的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天南地北,滔滔不绝的说着。我们都习惯在中午去学校的天台,靠着围墙聊天。
想说的很多,空闲却很少,尤其是到了六年级,课间总是特别快就过去了,说到一半的话可怎么办呢?于是我们大着胆子做了一件令老师们都深恶痛绝,却始终无法斩草除根的事情——传字条。起先,我们的心中都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师发现。过了几天,我发现借助桌子的掩护,我们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字条递给对方。我俩的胆子越来越大,令我们一直担心的事发生了。(语言生动)
那天的语文课,她用笔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我心领神会,因为这是我们之间的暗号,这表明她的字条要传过来了。我转了一下笔,表示收到。本想在老师转过去写字的时候接过,可老师迟迟不动。我用目光向她询问:“怎么办?”她眨眨眼,就好像在说:“没事的,小心点就好。”我还在犹豫不决。“可是……”“没关系的。”我们的手碰触在一起,一张小小的纸片塞到我手中。“你们俩干嘛呢!”语文老师严厉的声音响起,我如同受到当头一棒。我握紧那张还未看过的字条,心中泛起对阿昕的埋怨。说了会被发现你还不听,现在可好了,我也得一起挨骂!毫无疑问的,我们被老师训斥了将近一个小时。从那天开始,我不再理会她,直到毕业。
前些天的心血来潮,我翻出了那张还没看过的小巧字条,打开一看,我愣住了。阿昕娟秀的字写在上面,只有短小的一行字:“毕业考加油,我们一起努力!”并非闲聊,并非八卦,而是考试之前的鼓励。我拿起电话,播出了许久未曾播过的电话——是打给阿昕的。
生命并没有结束
他们的事迹彪炳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他们虽死犹生,延续了生命的价值,可以说他们的生命并没有结束。
  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活着碌碌无为、为非作歹,还不如那些死了的人。历史上的英雄们,他们虽死犹生。  
  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他与倭寇抗战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东沿海的倭寇。他九岁时,就听家人说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威胁,他们抢掠财物,杀死百姓,甚至和官府发生争斗,形势十分危急。他恼羞成怒,从小立志杀尽倭寇,为国效劳。二十岁时,他中了武举,被分配到沿海地区抗倭,他组织的部队大多来自农民和矿工,经过认真操练战斗力极强。戚继光治军纪律严明,赏罚分明,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的欢迎和帮助,人尊称他的军队为“戚家军”。  
  抗击荷兰名将郑成功,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国效力,他曾喻诗名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他带领了一支明朝的军队抗击荷兰殖民者,苦战十年,终将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境,收复了台湾。  
  抗英名将林则徐,他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一生为国为民,两袖清风。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取得了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他还招集流亡的农民和矿工保卫国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的写照。  
  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都是爱国将领,他们的事迹彪炳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他们虽死犹生,延续了生命的价值,可以说他们的生命并没有结束。
学习并没有结束
泛舟在碧波荡漾的书海,你是否已厌倦了与别人毫无差别的“风景”,那么,请不要停止你学习的脚步!因为学习并没有结束,而且自主学习的精神来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之中,这样才会获益良多。
学习无处不在,自主学习,我们会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拥有更加睿智的大脑。第十一届数学奥林匹克金奖的获得者安金鹏就是一个会自主学习的人。他的家境贫寒,连本竞赛书都难得买,但是他有自主钻研的精神。他从不仅满足于老师教给他的东西,别的同学难得不敢做的题,他争来探究,老师不要求掌握的专题研究,他偏要自主学习弄得一清二楚。是什么让他最终笑到最后,是因为他有极强的自主学习精神。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有的人能超越自我,跑在最前面,就是因为他懂得给自己加在码。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因为他,不懈的自主学习,胜利女神将胜利的奖杯颁给了他。
学习无处不在,自主学习,我们会收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语文。语文是一个博大的世界,它包含了太多太多,你是否已厌倦了那亘古不变的二十五课?自主翻阅经典吧,主醇厚的《论语》滋润你干涸的心田,让丰富的《诗经》滋养你脆弱的灵魂……捧一本诗经吧,任徐徐的怀古微风给你另一种不寻常的体验。你会明白什么仁、智、勇,你会了解更多古时候的民俗、民风、民情,明白什么是道义责任,我们的情感将在自主学习中日益丰富起来。
学习无处不在,自主学习,我们会拥有更加美丽的人生,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候宝林从小就懂得自主学习,为了一部《谑浪》,他可以冒着寒风雨雪跑几十里路。在完成了先生的背书任务后,他就抱着书在油灯下苦读,在书海中,他的人生价值观得以形成,他的情感得以丰富,他的语言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人生是成功的绽放的美丽。如此可见,学习真的是无处不在,同样,只要我们有自主学习的精神,我们国家的科技也终有一天会到达世界巅峰,我们民族的腾飞也指日可待。
  胜利的光环永远只笼罩在有自主学习精神的人身上,泛舟在涟渏荡漾的书海,只要我们明白“学习并没有结束”的道理,我们就能欣赏到扑朔迷离的美景。
学习并没有结束
当一群大雁呈“人”字形从你头顶飞过,你是否从中知道秋天的到来?当你拥抱大海,你能否感受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的确,这些都不一定会是老师教给你的。因为,学习不只是学别人教给你的东西,我们还应当学会学习,学会从其它途径学习,学会主动学习。
学会向大自然学习,你会获得无穷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忽视那些微小事物,孰不知,那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你看那为生存而忙碌地寻找食物的蚂蚁,如芝麻大点,但它能够搬起重量是它三倍的物体,运回自己的巢穴中。假使让我们去承受如此比例的重物,有谁能做到呢?于是,我从中学到我们应当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获得无穷的力量!
学会向古建筑学习,你会感叹历史文化的深邃。那个历代君王生活其中的紫禁城,不正突出了中华悠久历史的博大精深吗?站在这古老的建筑物中,张开双臂,尽情地呼吸着历史遗留的气息,感受着城外皎洁月光的洗礼。于是,我被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所折服,从中了解到中国文化历史的悠久。
学会向身边的人和事学习,你会懂得做人的道理。当我们看到岁月的痕迹又无情地驻足父母的眼角时,我从中学会了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义务;当注意到老师的喉咙再次沙哑时,我从中学会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当看到农民在田间冒着烈日劳作,突然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从中学到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德……
或许,有人认为学习便是在课堂上吸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不知,学习大自然,我们获得无穷的力量;孰不知,学习古建筑地能掌握历史;孰不知,学习身边的人和事,思想品德也深印于我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学习并不只是学习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让我们重新扬起学习的风帆,学会主动寻找知识!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