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在线求指导:阅读《我的读书经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30 18:59:25
在线求指导:阅读《我的读书经验》
阅读《我的读书经验》,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____;(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以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需要的书来读.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 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有改动)
1.从第②段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字填写在第①段的横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画线句中“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
2.要点:①在读书中要抓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精神实质.
      ②不局限于文字本身.
3.要点:①提出“意不尽理”的看法
      ②阐释为什么“意不尽理”,
      ③分析怎样才能“得其理”(或:分析怎样才能得自己的“意”).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