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求《供应链管理》试卷正确答案?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6 13:20:29
求《供应链管理》试卷正确答案?谢!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单选部分:
1、供应链的目标是( )。
A、各个供应链环节成本最低
B、各个供应链环节价值最大化
C、整体成本最低
D、整体价值最大化
2、以下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供应链管理是制造商与它的供应商,分销及用户协同合作,为顾客所希望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市场,提供一个共同的产品和服务。
B、供应链管理是计划、组织和控制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及其消费的整个业务流程,这些流程连接了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所有企业。
C、供应链管理更着重于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用户所有关键业务流程的集成,因此许多非后
D、勤管理的流程也必须集成到供应链管理中来。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源于产品的分销和运输管理,因此供应链管理就是后勤管理。
3、牛鞭效应是指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上由下游向上( )
A、不规则波动
B、逐级减小
C、逐级放大
D、先放大后缩小
4、优先型供应商意味着交易对( )
A、对企业重要
B、对供应商重要
C、对双方均不重要
D、对双方均重要
5、通过物流理论的研究,物流概念产生的原因是( )。
A、经济原因和管理原因
B、企业原因和军事原因
C、经济原因和军事原因
D、理论原因和企业原因
6、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
A、相互独立,毫无关系
B、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C、物流是商流的先导
D、商物不分离
7、库存管理就是对库存物资的管理,主要包括库存业务的管理、库存成本管理和库存控制管理,其中,库存管理的核心是( )。
库存业务管理
库存成本管理
库存控制管理
库存信息管理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在供应链中,即任意两个节点企业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
供应链管理是从最终客户到原始供应商的关键业务流程的集成。
企业生产与服务系统的设施空间布置规划和设计是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前提。
“牛鞭效应”是指沿供应链向下游移动,需求变化程度不断增大现象。
9、( )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
企业内部物流
企业采购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退货物流
10、供应链管理是对( )进行设计、规划、控制,提高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成本、库存、销售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
资金、服务、运输
多选部分:
解决“牛鞭效应”有几种主要途径即( )。
A、不用上一级的订单来估计需求变化
B、削减供应链的级数
C、拆除供应链各链结的之间的信息壁垒
D、采用卖方管理的库存
2、现代客户关系管理(CRM)主要包括:( )。
A、理性层面
B、感性层面
C、交易层面
D、技术层面
3、库存成本主要类型包括:( )。
A、购买成本
B、订购成本
C、库存持有成本
D、缺货成本
4、关于虚拟库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虚拟库存需要一个卖方市场的环境。
B、虚拟库存依靠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C、虚拟库存与自己保有库存一样,可以起到支持生产和销售的作用。
D、虚拟库存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面向于具有品牌效应的高价值货物。
关于新经济对物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新经济使传统物流上升为现代物流。
新经济带来了物流的远程化和大规模化。
新经济促进物流合理化和精益化。
新经济促进了物流的产业化。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
2、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简述供应商的类型及其对策。
2、传统方式与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流特点的比较。
《供应链管理》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单选部分:
1、D
2、D
3、C
4、B
5、C
6、B
7、C
8、D
9、C
10、C
多选部分:
1、BCD
2、AD
3、ABCD
4、ABC
5、ABCD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
(1)运输
(2)库存
(3)装卸与搬运
(4)包装
(5)加工
(6)信息管理
2、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协同
(2)规划
(3)预测
(4)补货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简述供应商的类型及其对策
答案要点:
(1)伙伴型供应商:对双方均重要,战略同盟
(2)优先型供应商:对供应商重要,充分利用
(3)重点商业型供应商:对企业重要,风险,提升自身能力
(4)普通型商业供应商:对双方均不重要
2、传统方式与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流特点的比较。
答案要点:
传统方式下信息流的特点:
(1) 信息流滞后于物流;
(2) 部门与部门交接处存在着信息重复加工处理的情况;
(3) 层层传递中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
(4) 滞后和失真的信息达不到有效地控制和调节物流的效果;
(5) 企业决策层仅了解结果,而不了解过程。
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流的特点:
(1) 信息流的采集与物流的过程同时发生;
(2) 计算机集中存储,统一加工处理,消除了部门与部门交接处的冗余加工处理;
(3) 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及时、准确,能够快速反馈信息并由此控制和调节物流;
(4) 决策层不仅了解结果,而且也了解过程,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实时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