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比较阅读的方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2 16:18:30
在做''比较阅读''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容易错的) 答题要点有哪些??(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一个阅读对比一下(带题的)) 谢谢~!!!!!!!!!!!!!!!!!!!!!!!!!
解题思路:
解题过程: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已出现比较分析阅读题。这种检测题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题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阅读,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段的内容,培养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下面举例分析一道中考试题,同时说明解答比较分析阅读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阅读甲、乙两段文章,回答下面的题目。
  (甲)他(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的。
  (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抄)书,换一碗饭吃。
  1. 这两个语段都是 __________ 描写。甲段描写的是旧中国饱受压迫的 _____________ 形象;乙段描写的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 _________ 形象。
  2. 这两个语段,写闰土主要运用了对比描写,是 _________ 与 _______ 对比;写孔乙己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在文中用括号标出间接描写部分。
  3. 这两个语段都写了衣着:闰土在严冬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是因为 ___________ ,孔乙己不愿脱下他那又脏又破的长衫是因为 _________ .
  4. 两个语段都写了人物的皱纹:闰土脸上很深的皱纹说明他 ___________ ,孔乙己脸上的皱纹时常夹些伤痕说明他 __________ .
  5. 两个语段中的“大抵”和“似乎”能否互换?为什么?
  这是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题。解答这类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与方法进行。
  一、细读题目,明确比较分析的方面,确定比较点
  仔细阅读可知,甲、乙两段都是描写人物形象的段落,其中甲段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乙段选自鲁迅小说《孔乙己》。再联系题干,分析确定比较点。第 1 题,要求先找出两个语段描写人物形象的共同点,然后指出两个人物形象的不同类型。第 2 题是比较分析刻画人物手段上的不同点,并要求结合每一语段作出具体回答。第 3 、 4 题,侧重于人物细节描写的比较,都要求找出其不同点。其中第 3 题是衣着上的比较,要求答出原因;第 4 题是两个人物皱纹形成的原因作比较。第 5 题是词语运用的比较。明确了比较的方面,确定了比较点,就为下一步的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打下基础。
  二、精读题目,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 1 题,已知第一比较点是要找出人物形象描写方面的共同点。经过分析可知,两个语段都是“肖像”描写。第二个比较点是不同类型的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根据两个语段内容,再联想回忆《故乡》《孔乙己》两篇小说的内容和主题,不难确定:闰土是“贫苦农民”的形象,孔乙己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第 2 题的比较点是找出两个语段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手段的异同点。写闰土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细读甲段可知,作者是把“先前的闰土”和“现在的闰土”作对比描写的。如果再联系《故乡》全文内容,可以确定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作对比描写。乙段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塑造孔乙己形象的。要划出间接描写部分的文字,必须先明确什么是直接描写,什么是间接描写,再结合运用分层次的知识,即可用括号标出“听人家……换一碗吃”这些间接描写的内容。
  第 3 题侧重衣着上的比较,要回答此题的两个问题,必须联系原文内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故乡》是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写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使他“身受多重剥削,困苦不堪”。《孔乙己》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孔乙己之所以不愿脱下长衫,是因为“中毒太深,硬摆读书人的架子”。
  第 4 题也要联系原文内容,才能比较出不同点。闰土脸上很深的皱纹说明他“受生活苦难的折磨”多;孔乙己脸上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说明“他时有偷窃行为又时常遭人欺凌”。
  第 5 题是词语的比较。“大抵”指一般情况:“似乎”表推测。联系具体语境,闰土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按惯例是终日受海风吹的结果,所以用“大抵”。如果用“似乎”,不能说明这个一般规律。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可能是因为他多年只有这一件长衫而无法换下来洗洗补补,如果用“大抵”,语气就太肯定,反而不准确了,所以,只能用“似乎”表示推测。因此,两个词不能互换。
  从上述例题的分析可见,解答比较分析阅读题,除了要掌握一定方法外,还要具备阅读单段(篇)的扎实基本功和分析、推理、联想、判断等综合阅读能力,否则,很难奏效。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