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地理 > 作业

如何记忆(1。要理解地理概念:)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地理作业 时间:2024/06/06 09:41:27
如何记忆中国温度带和中国干湿状况图,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解题思路: 1。要理解地理概念:譬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本原理很多,其中大气环流又是重点,掌握大气环流的有关概念(涵义、气流运行方向、对热量交换与水汽输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了解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为了解气候类型提供条件。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关键,
解题过程:
1。要理解地理概念:譬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本原理很多,其中大气环流又是重点,掌握大气环流的有关概念(涵义、气流运行方向、对热量交换与水汽输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了解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为了解气候类型提供条件。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关键,则在于熟悉各带的气流运行方向及性质,以及有规律的季节位移,因而造成了不同气压带风带的交替影响。
影响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也很多:如:纬度的高低,地形的起伏(海拔高度--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高降水先增加再减少。)地形的部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较少),海陆分布情况,以及洋流对气温及降水的影响。(冬季沿海温度较高,夏季沿海温度较低,沿海的气温变化比内陆小。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等影响因素和规律。
2。地图知识要牢固,区别记忆。对地理事实有明确的空间分布概念,相对位置正确,做到:记得牢,填得准。对全局要清楚,对局部也了如指掌。
譬如几幅基本图必须“印”在脑海中,中国政区、中国地形(山脉走向、地形类型分布)、气温与降水、温度带与干湿区。然后再相互复合运用,如内外流区域与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图,以及它们和季风区非季风区图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自己分析。又如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反映了地形对气候、河流、植被的影响,如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草原分布界线等,这样既能找出它们的区别,又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既掌握这几幅图之间的联系,又能从影响因素与结果的关系上去认识;并且又能从具体分布图上总结分布规律以便于记忆。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