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内容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5/18 02:08:49
请老师帮我出一份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的复习提纲,要详细一点的,谢谢!
解题思路: 第一单元的复习提纲
解题过程: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享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本质: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
①货币的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②货币的基本职能:
第一,价值尺度职能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第二,流通手段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如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③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纸币含义: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发行的规律: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3)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根本的是发展经济,保障商品的供给;采取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过热的投资,压缩固定资产规模;减少财政赤字、减少财政支出等。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抑制通货紧缩的措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尤其是扩大内需等。
4.了解信用卡的功能 。
功能:消费、转帐、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
5.了解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①外币不一定是外汇。②外汇不等于外币。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外汇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3)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本币升值,影响有: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肯定货币的重要性)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待金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①(获取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不义之财终被夺,靠非法手段攫取钱财,决没有好下场。
②(使用金钱)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于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③正确的金钱观,能指导我们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7.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
8.理解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一般来说,生产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包含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简言之,它们之间成正比关系。
②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9.理解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特别提醒:明确几对关系
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正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
④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无关
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不变
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正比
10.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①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②卖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者是主导。
买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者起主导。
11.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
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注: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直接原因是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供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12.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③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还会引起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怎样调节)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什么)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及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为什么)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3.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第一,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第二,商品价格影响消费。(反比)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①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②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理论联系实际: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
(4)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4.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1)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3)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5.理解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影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6.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
(2)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哪些表现?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为什么?面对资源短缺现状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是什么?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的,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绿色消费的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绿色消费的要求: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duc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