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概括题怎样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7 10:13:12
概括题答法和技巧
解题思路: 这位同学,老师的回答满意吗。如果对老师的解答有不满意之处,请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与你再次进行亲切的交流。祝:健康、快乐、进步!
解题过程:
材料概括题主要的题型有以下四种:
(一)概括材料的大意或含义
如2004年云南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字数要求在40字以内。(4分)
材料: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的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上游梅里雪山一带,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要点:
又如2003年长沙: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3分)
材料:[湖南日报5月27日电]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驾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
椐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南航公司斥资13亿元引进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是波音公司737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据悉,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一句话新闻:
(二)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组合
如2004年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字)(3分)
材料: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的徽剧。清乾隆55年(1790年)起,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和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年,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三十个书写格)
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如2004年合肥: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防护林”下一个定义。(25字以内)(3分) 材料: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风速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行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防护林就是: 。
(三)对语言材料进行解释、说明
如2004年黑龙江省: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耒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一句言短意深的演说:“据我所知,鸟类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请你说说他这句话的意思是 。
又如2004年四川省:请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的含义。(12字以内)(3分) 材料:鲁国有个喜欢钓鱼的人,用名贵的香料肉桂做鱼饵,用黄金制作鱼钩,并在鱼钩上镶上银丝和美玉,还用翡翠来装饰钓绳。他拿钓竿的姿势和垂钓的位置都不错,但是,他钓到的鱼总是很少。含义:
(四)从语言材料中提炼观点、论据或标题、中心等。
如2003年重庆市: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
  “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山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 活动。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标题:
又如2003年陕西省: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2分)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中心论点:
答题思路:
1、认真阅读,理解文意。(整体感知)
2.抓住文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
(1)、揭示文章主旨、中心、观点、情感的语句。
(2)、揭示段意的重要句子。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语句。
(4)、在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注意比喻、象征等手法,体会其中的隐含信息
例: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字数要求在30字以内。(4分)
材料: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的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上游梅里雪山一带,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要点: 梅里雪山一带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障。
如何解答要点概括题
题型:
1、 概括事件。对记叙文中表现人物形象的事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 概括特点。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或咏物抒情散文所写之物的特点进行提炼概括。
3、 概括现象。哲理散文往往透过现象显示本质,读者能概括所写“物”的现象是“明理”的前提。
4、 概括形象。对文章记叙的事件进行提炼,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
5、 概括大意。对几句话或是一段话的意思进行概括。
6、 概括层次。按照规定的要求概括文章的段落结构。
7、 概括情节。对情节性比较强的文章的结构进行提炼和概括。
解答要点概括题目常见的失误有:
1、 不明题意,信手乱答。如答“现象”,却答了“事件”。
2、 没有提炼,如隔靴搔痒。如要回答“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却答了母亲做了那些事,或是以复述代替概括。
3、 缺少推敲,用词不准。如要回答“‘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却写成了“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4、 粗心大意,有所遗漏。
5、 铺的太开,想以多取胜,答题超出规定字数。
怎样打好要点概括类题目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 审清题意,抓住重点,从容作答。读题时明确问什么,在确定答什么,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
二、 着眼全文,逐一核对,防止遗漏。最好是在题目上分点做好标记,在逐点回答。
三、 注意提炼,由“实”而“虚”,推敲用语。如概括人物形象,可从人物身份、思想性格、精神品格等方面考虑,用于力求简洁准确。
四、 抓住关键词语,前后关联,作出判断。这就要求答题前必须对提供的文本认真阅读。
五、 限制字数,力求简洁、规范。如概括情节,在把事件讲清楚的基础上,能讲究语言简洁、优美就更好。
六、
模拟实战
包容:北京文化的魅力(节选)
“包容”是说北京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魅力。首先,北京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中华各种文化的集结点。这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确定的。北京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山林文化,以及东南沿海文化的汇集点。历史上,北京各民族交往频繁,经济社会文化发达,是中华民族最集中和最典型的散杂聚居区。由此,北京文化丰富多彩。北京文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不拒绝外来文化。早在明末清初,就有北京文化通过商人、传教士传入欧洲,就有西洋文化传入北京;18世纪,也就是中国清朝乾隆年间,在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就修建了西洋楼和大水法。北京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外来文化吸收、提高、发扬光大。这个过程有专家做过生动比喻,就像酿酒,经过醇化。还有专家指出,北京城就像一座大熔炉,各种文化到北京都要经过这座城市的检验和提升。清朝中叶进京的“徽班”是典型的民间文艺演出,经北京这座城市的醇化、提升,变成了地道的京剧,山东饭庄传来的烤鸭,变成了地道的北京烤鸭,西域的地毯变成了北京的地毯,就连杭州细化的美景也变成了北京的“三山五园”。清史专家戴逸在描述宣南文化时也有同感。他说,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南来北往的举子,住在宣南各会馆,带来的是各地文化,甚至包括口音和方言、饮食和穿戴,在京师这个大熔炉,经过锤炼和提高,成为京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又被举子们带回各地,从而完成了北京文化海纳百川又辐射全国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又是包容文化的生动展现。
1、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
2、北京文化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概括。
3、你认为这篇文章在论据的选用上有什么特点?请概括说明。
参考答案
1、 包容体现了北京文化的魅力
2、 北京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文化的集结点;北京文化从不拒绝外来文化;北京文化将外来文化吸收、提高、发扬光大。
3、 例证丰富;事例典型;善于运用比喻。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