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近年来天文学家在海王星轨道外缘发现了另一个许多小型天体聚集的区域,这些小型天体以太%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1 09:25:10
近年来天文学家在海王星轨道外缘发现了另一个许多小型天体聚集的区域,这些小型天体以太%
我帮你补充一下问题吧,这样提问没人看的懂~~
近年来天文学家在海王星轨道外缘发现了另一个许多小型天体聚集的区域,这些小型天体以太阳为中心环绕运转,冥王星可能只是这些小型天体里最大的一个,这个区域称作:
A、科依柏带(Kuiper Belt) B、主小行星带(Main Asteroid Belt)
C、欧特云(Oort Cloud) D、特洛伊天体群(Trojan's Group)
E、高速云(High Velocity Cloud)]
答案是A
全称为艾吉沃斯-柯伊伯带(英语:Edgeworth-Kuiper belt;EKB,一般简称作柯伊伯带,或译作古柏带、库柏带等)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Kuiper).早在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和埃吉沃斯(Edgeworth)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
1992年,人们找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KBO);如今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直径从数千米到上千公里不等.许多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个头和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大小相当,所以冥王星应该被排除在太阳系行星之外,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视作其伴星.不过,因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理论出现之前被发现的,所以传统上仍被认为是行星.无论如何,柯伊伯带的存在现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柯伊伯带为什么会存在等种种疑问成为太阳系形成理论的许多未解谜团的一部分.
老兄是不是也参加了那个什么”天文比赛”,要加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