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太阳辐射的组成及热量分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1 14:13:44
太阳辐射的组成及热量分配?
我知道太阳辐射是由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组成的,但这三者的热量分配是怎样的?据说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辐射的波长越短,是不是紫外光拥有的温度最高能量最大?但为什么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呢?
1.1 太阳能简介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kw/m2.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m2,相当于有102,000TW 的能量,人类依赖这些能量维持生存,其中包括所有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资源除外)虽然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现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的一万多倍,但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而且它因地而异,因时而变,这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太阳能的这些特点会使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下图是地球上的能流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地球上的能流图(单位106MW)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太阳能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1.2 太阳的构造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态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39×106km,质量约为2.2×l027t,为地球质量的3.32×105倍,体积则比地球大1.3×106倍,平均密度为地球的1/4.其主要组成气体为氢(约80%)和氦(约19%).由于太阳内部持续进行着氢聚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所以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传递热量,温度也从中心向表面逐渐降低.由核聚变可知,氢聚合成氦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每1g质量将亏损0.00729.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估算,其氢的储量足够维持600亿年,因此太阳能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在太阳平均半径23%(0.23R) 的区域内是太阳的内核,其温度约为8×106~4×107K,密度为水的80~100倍,占太阳全部质量的40%,总体积的15%.这部分产生的能量占太阳产生总能量的90%.氢聚合时放出γ射线,当它经过较冷区域时由于消耗能量,波长增长,变成X射线或紫外线及可见光.从0.23~0.7R的区域称为“辐射输能区”,温度降到1.3×105K,密度下降为0.079g/ cm3.0.7~1.0R之间称为“对流区”,温度下降到5×103K,密度下降到10-8g/cm3. 太阳的外部是一个光球层,它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其温度为5762K,厚约500km,密度为10-6g/cm3,它是由强烈电离的气体组成,太阳能绝大部分辐射都是由此向太空发射的.光球外面分布着不仅能发光,而且几乎是透明的太阳大气, 称之为“反变层”,它是由极稀薄的气体组成,厚约数百公里,它能吸收某些可见光的光谱辐射.“反变层”的外面是太阳大气上层,称之为“色球层”,厚约1~1.5×104km,大部分由氢和氦组成.“色球层”外是伸入太空的银白色日冕,温度高达1百万度,高度有时达几十个太阳半径.
从太阳的构造可见,太阳并不是一个温度恒定的黑体,而是一个多层的有不同波长发射和吸收的辐射体.不过在太阳能利用中通常将它视为一个温度为6000K,发射波长为0.3~3μm的黑体.


2.1 太阳常数
昼夜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而季节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的转轴呈23°27′的夹角而产生的.地球每天绕着通过它本身南极和北极的“地轴” 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每转一周为一昼夜,所以地球每小时自转15°.地球除自转外还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轨道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法线始终成23.5°.地球公转时自转轴的方向不变,总是指向地球的北极.因此地球处于运行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投射到地球上的方向也就不同,于是形成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见下图).每天中午时分,太阳的高度总是最高.在热带低纬度地区(即在赤道南北纬度23°27′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有两次垂直入射,在较高纬度地区,太阳总是靠近赤道方向.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在南北半球大于90°~23°27′),冬季太阳低于地平线的时间长,而夏季则高于地平线的时间长.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示意图
由于地球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因此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常数,而且一年里每天的日地距离也不一样.众所周知,某一点的辐射强度与距辐射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意味着地球大气上方的太阳辐射强度会随日地间距离不同而异.然而,由于日地间距离太大(平均距离为1.5 x 108km),所以地球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强度几乎是一个常数.因此人们就采用所谓 “太阳常数”来描述地球大气层上方的太阳辐射强度.它是指平均日地距离时,在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的单位表面积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近年来通过各种先进手段测得的太阳常数的标准值为1353w/m2.一年中由于日地距离的变化所引起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不超过上3.4%.



2.2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太阳照射到地平面上的辐射或称“日射”由两部分组成——直达日射和漫射日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而到达地面时,由于大气中空气分子、水蒸气和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不仅使辐射强度减弱,还会改变辐射的方向和辐射的光谱分布.因此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常是由直射和漫射两部分组成.直射是指直接来自太阳其辐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辐射;漫射则是被大气反射和散射后方向发生了改变的太阳辐射,它由三部分组成:太阳周围的散射 (太阳表面周围的天空亮光),地平圈散射(地平圈周围的天空亮光 或暗光),及其他的天空散射辐射.另外,非水平面也接收来自地面的反射辐射.直达日射、漫射日射和反射日射的总和即为总日射或环球日射.可以依靠透镜或反射器来聚焦直达日射.如果聚光率很高, 就可获得高能量密度,但却损耗了漫射日射.如果聚光率较低,也可以对部分太阳周围的漫射日射进行聚光.漫射日射的变化范围很大,当天空晴朗无云时,漫射日射为总日射的10%.但当天空 乌云密布见不到太阳时,总日射则等于漫射日射.因此聚式收集 器采集的能量通常要比非聚式收集器采集的能量少得多.反射日射一般都很弱,但当地面有冰雪覆盖时,垂直面上的反射日射可达总日射的40%.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受大气层厚度的影响.大气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就越严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此外大气的状况和大气的质量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有影响.显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路径长短与太阳辐射的 方向有关.参看下图,A为地球海平面上的一点,当太阳在天顶位置S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A点的路径为OA.城阳位于S点时,其穿过大气层到达A点的路径则为0A. O,A与 OA之比就称之为“大气质量”.它表示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的路径与太阳在天顶方向垂直入射时的路径之比,通常以符号m表示,并设定标准大气压和O℃时海平面上太阳垂直入射时,大气质量m=1.从下图可知:
式中,h为太阳的高度角.

大气质量示意图
显然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都是不相同的.下表给出了热带、温带和比较寒冷地带的太阳平均辐射强度.


通常根据各地的地理和气象情况已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制成各种可供工程使用的图表,它们不但对太阳能利用,而且对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



2.3 波长分布
太阳能的波长分布可以用一个黑体辐射来模拟,黑体的温度为5800K.太阳能波长分布在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波段.这些波段受大气衰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可见光辐射的大部分可到达地面,但是上层大气中的臭氧却吸收了大部分紫外光辐射.
近年来,由于臭氧层变薄,特别是南极和北极地区,到达地面的紫外光辐射越来越多.入射的红外光辐射,有一部分被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吸收,而在夜间来自地球表面的较长波长的红外辐射大部分则传到了外空.这些温室气体在上层大气中的积累,可能会使大气吸收能力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天气变得多云.虽然臭氧减少对太阳能集热器的影响甚微,但温室效应可能会增大散射辐射,并可能严重影响太阳能集热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