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汉代的辞赋观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9 21:21:54
汉代的辞赋观
一、汉赋的来源
赋之一词在先秦已经出现.《周礼·春官·大师》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朱熹所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诗集传》卷一).后来的赋体文学也主要运用这一手法,而发展得更为充分.作为文体的赋,最早是荀子的《赋篇》,它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大体说来,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咸有恻隐古诗之意.”(《汉书·艺文志》)班固把荀子的《赋篇》和屈原的作品都看成赋,并认为是源于《诗》.刘勰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对汉赋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楚辞,因为楚人入主中原带来了楚辞,其次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和先秦散文的文体形式和表现手法.总之,汉赋吸收综合了多种文学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
二、汉赋的概念
汉赋: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由,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小赋(抒情小赋),但典型的汉赋是大赋.
骚体赋:骚赋指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成的一种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汉大赋(新体赋):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小赋:小赋在形式上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有的通篇用四言,有的四、六言兼用.小赋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
三、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西汉开国至武帝初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一时期的辞赋呈现着由楚辞向汉赋过渡的形态,并最终确立了汉大赋这种新体赋的形式.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枚乘.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第二阶段,从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以新体赋即汉大赋的创作为主流,并达到了完全成熟和极度兴盛的境地.武帝、宣帝之时是汉赋创作的鼎盛时期,西汉末年以降则出现了创作中的模拟风气.形成了劝百讽一,润色鸿业,“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的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代表作家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这一时期汉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带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创作的蔚起.张衡首开其风,其后的重要作家有赵壹、蔡邕、祢衡等.

第二节 贾谊和枚乘

一、贾谊
1.贾谊是汉初著名的辞赋作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赋七篇,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旱云赋》三篇.
2.贾谊辞赋的特点:
贾谊的赋作继承了屈原楚辞的创作精神,刘熙载《艺概·赋概》说:“屈子之赋,贾生得其质.”是汉初骚体赋典型代表.贾谊的赋作在内容上继承了《离骚》的讽怨精神,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感情深沉激切.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鵩鸟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继承了《离骚》的比兴传统,风格也接近楚辞.在形式上也基本保持了楚辞的形式,也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贾谊是散文大家,其赋作也有“以文为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的趋向.但总体上说贾谊还是在继承着楚辞的艺术精神,进行着模仿性的创作.
二、枚乘
枚乘是汉初重要的辞赋家和散文家.以辞赋的创作最为著名,《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有赋九篇,今存有《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前二篇存在争议)、《七发》等三篇.其中以《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高.它以宏大的结构、繁富的辞藻、铺排的描写手法、主客问答的体式,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写作模式.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就已指出了其赋“腴辞”、“夸丽”的特点.《七发》对后世赋的创作影响颇大,模拟之作频出,形成了赋作中的“七体”.《七发》标志着汉代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作品讲读]
一、贾谊《吊屈原赋》
1.《吊屈原赋》是贾谊赴长沙王太傅之职时,路过湘水凭吊屈原,写下的一篇骚体赋.诗人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愤,抨击了美丑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此赋是汉初具有代表性的骚体赋.
2.这是一篇文字简洁、篇幅短小的骚体抒情赋.此赋前有小序,赋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赋的正文,描写了屈原所处的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环境,揭示出造成屈原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第二部分是赋的“讯”辞,即结语,分析了屈原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3.此赋实是借凭吊屈原来抒发自己的愤世嫉俗和悲愤郁闷的情怀.这篇赋在写作上主要采用了铺叙与议论并用的手法:正文部分主要以铺排的手法来描写种种被颠倒了的社会现象,并适时地发出感叹和议论;“讯”辞部分主要以议论的手法抱怨屈原不能远离浊世以自保.全赋无论是铺叙,还是议论,都熔铸了作者的激愤情感,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同时此赋继承了楚辞的比兴传统,表现手法多用比喻、象征,形象鲜明而内蕴丰富.此外,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段法使善恶颠倒的社会现象更加鲜明.此赋的句式,第一部分以四言句为主,第二部分以六言句为主,也用“兮”字.此赋从艺术表现形式到手法乃至风格,都有模拟楚骚的迹象,体现了汉赋早期创作的由楚辞向汉赋的过渡状态.
二、贾谊《鵩鸟赋》
1.《鵩鸟赋》是贾谊谪居长沙,任长沙王太傅时所作.《鵩鸟赋》主要以道家思想谈论人生的哲理,是一篇哲理赋.他表述了天道人事变化无穷,难以参透,企图以道家生死齐一、纵躯委命的达观态度,来排谴人生的苦闷,以获得精神是的解脱.
2.《鵩鸟赋》的艺术特点:
(1)《鵩鸟赋》的形式十分奇特,它以人鸟对话而展开.这种形式显然受到庄子寓言的影响,同时也开汉赋主客问答体式之先河.
(2)《鵩鸟赋》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议论为主,以议论来抒写对生命忧患的思考,来阐发人生的哲理.议论之中也常运用一些贴切的比喻,来增强议论的形象性,也常用感叹语气来加强议论的情感性.
(3)《鵩鸟赋》的语言因以表达哲理为主,所以显得凝炼精警.形式上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也有散文化的倾向,体现着向汉大赋的过渡.
三、枚乘《七发》
1.《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品,也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七发》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于是以音乐、饮食、车马、游宴、田猎、观涛、论道七事,来启发楚太子.赋的主旨意在说明声色犬马之乐,不如圣贤的“要言妙道”,在于劝戒淫奢,启发人们要注重精神的追求.
2.《七发》的艺术成就
(1)《七发》融会了前代文学的各种因素.《七发》体制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环环相接来结构全篇.它在体制与描写手法上都受到过楚辞的影响,《离骚》的宏大体制及其中的问答形式、《招魂》帝与巫阳的问对,以及《招魂》和《大招》的铺排描写手法,还有纵横家说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七发》完成了汉大赋的奠基任务.
(2)《七发》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声色情态毕现,描摹精致细腻,形象生动;善于铺陈排比,夸张渲染,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而且《七发》的人物及其对话都是虚构的,叙事和描写也是想象的,在这方面来说它更具有文学创作的意味.在内容上也由骚体赋的以抒情为主,转变为以叙事写物为主.
(3)《七发》的语言形式,一方面它吸收了楚辞的句式和“兮”字,一方面大量地使用散文的句式,同时也有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与楚辞相比诗的成分减少,散文的成分增加.是韵文与散文的结合,是诗歌的散文化与散文的诗歌化.《七发》在体制和艺术手法上,都为后来汉大赋创作树立了典范.

第三节 司马相如

一、司马相如是汉代最负盛名的赋作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他的赋二十九篇,今存六篇.其赋作以《子虚赋》、《上林赋》最著名,是汉代新体赋的典范作品.此外还有《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由于他的创作,奠定了新体赋在汉代文学中的稳固地位.《子虚赋》作于汉景帝时期,是为梁孝王宾客时所作.《上林赋》在武帝即位后,被召见时所作.两篇相距十年,但实为同一主题的上下篇.《子虚赋》假托子虚使齐向乌有先生夸说楚王田猎之盛,乌有先生进行辩驳,批评子虚“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侈靡”.《上林赋》写亡是公又批评二人,盛夸天子上林游猎之盛况及天子反省奢靡,最终落实到政治与道德的讽喻上.体现了汉大赋“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劝百讽一”(《汉书·司马相如传赞》)的内容特点.
二、司马相如赋的艺术特色
1.司马相如的赋在艺术构思上,采用了虚构的手法.《子虚赋》、《上林赋》不仅“子虚”、“乌有”、“亡是”的人物是虚构,而且一些事物描写中的夸张本身也包含了虚构的成分.整个文章都是在虚构中完成的.文章结构完全采用了虚构的主客问答形式,通过主客互相夸耀诘难展开描写,力求展现巨大的时空.整个赋作显得气象阔大,结构宏伟,想象丰富.这种宏阔的气象与结构,正是汉帝国的盛世气象在文人心理结构上的反映,正如作者所云:“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葛洪《西京杂记》)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铺排夸张、描摩渲染的手段来叙事写物.其赋以“体物”为主,集中笔力来描绘物类、物象、物态,并追求辞藻的博富和绚丽.正如刘勰所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夸张的描写,细腻的描摩,层层的渲染,以及色彩绚丽的文辞,大有穷形尽貌之势.可以说是达到“写物图貌,蔚为雕画”(同上)的境地.
3.在语言形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形成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字型的排列上,也注意形式美.同时句式长短相间,灵活自如.总之,其赋对辞藻美和形式美的刻意追求,都达到了极至的地步.作品描写形象和运用辞采的能力,的确超越了前人.但也有堆砌辞藻、好用奇词僻字之嫌,一味追求“写物图貌”而缺少动人的意境和内在神韵.

第四节 东汉的辞赋创作

一、班固
1.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作家.《两都赋》是其大赋的代表作品,它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后来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都是同类题材的作品.其它较著名的赋作还有《幽通赋》、《答宾戏》等.
2.《两都赋》
(1)《两都赋》分为《东都赋》和《西都赋》,实际上是一篇的上下章.作品虚设了西都宾和东都主人,宾主相互夸耀,西都宾盛称西都“长安旧制”,代表的是西土耆老的观点,抒发的是“怀旧之蓄念”、“思古之幽情”;东都主人则夸耀东都洛邑制度盛美,体现的班固本人的观点,意在颂美当朝的制度,也体现了重礼乐教化、尚节俭的儒家政治理想.
(2)《两都赋》在体制和艺术上都是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如宏大的结构、假设主客问答的方式及铺排、渲染、夸张的描写手法等.《西都赋》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更近司马相如,汪洋恣肆、富丽详赡,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东都赋》的手法则较为平实,语言风格也较趋典雅,是受作者儒家风范的熏染.刘勰曾评论说:“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文心雕龙·诠赋》)概括了《两都赋》的基本特点.
(3)《两都赋》较前人有所发展和进步的是:一、在题材上扩大了描写范围,由描写林苑扩大到京都;二、在表现手法上采用虚构、夸张的同时,也融合了征实的表现手法.三、加强了作品的理性因素的透入,较深刻地体现了作者的政治观念和历史观念,使内容显得比较深厚.
二、张衡
1.张衡是东汉中期杰出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其赋作有《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温泉赋》、《应间赋》等.其中写物大赋以《二京赋》为代表,抒情小赋以《归田赋》最著名.另外,张衡的《同声歌》和《四愁诗》,在文人五、七言诗歌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2.《二京赋》
(1)张衡的《二京赋》是继班固的《两都赋》后的又一篇以京都为题材的力作.其写作起因和创作目的是讽谏奢侈的世风.《后汉书·张衡传》说:“永元中,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二京赋》分为《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西京赋》中的凭虚公子先对西京长安的繁荣奢华的景象进行了一番描写,凭虚公子的观点是统治者的享乐奢华是应该的,是繁荣富足的表现.然后《东京赋》中的安处先生否定和批判了他的观点,警告凭虚公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又对东都洛阳的盛况进行了一番描绘,意在称颂东京的兴盛而不流于奢侈.
(2)《二京赋》在体制结构、谋篇布局、艺术手法都是模拟班固的《两都赋》,然而张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其精心琢磨的程度还是超过了《两都赋》.《二京赋》的体制更宏大、篇幅更长,铺陈描写更细腻,题材的范围也更宽.《二京赋》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进展:在题材上于京都生活中加入了市井风情的描写;在艺术上于铺排夸饰外,增加了说理议论的因素和抒情的色彩,有些景物描写还体现了清丽自然的特点,笔法类似于他的抒情小赋《归田赋》;在思想主题上,加强了讽喻和批判的成分.
3.此外,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经济的衰落,以铺陈夸饰和颂扬功德为主的大赋也相应地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代之而起的是那种以抒情述志为主的、诗意化更浓的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篇制短小,写得清新明丽,抒情性很强,是标志汉代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重要作品.继而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众多作品出现.这些作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写景咏物,或针砭现实,而走向了个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也更贴近了现实生活.

[作品讲读]
一、张衡《归田赋》
1.《归田赋》作于张衡的晚年,宦海浮尘,世路艰难,壮志难酬,于是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归田赋》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思想归田的动因.第二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设想的归田之乐.
2.《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主要艺术特点是:
(1)在写作手法上,一是把自己的心境、情绪融合到环境、景物的描写之中,浑然一体,造成了意与境的结合,形成了诗意化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二是以议论、用典、用事、铺叙等手法来述志和抒情.写景状物主以抒情,叙事议论主以表志.在作者的内在心理上,现实的幽暗与压抑和憧憬的美好与自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归田赋》的语言清新明丽,工致典雅.写景状物细腻形象,铺叙议论意蕴深厚.
(3)《归田赋》篇制短小,全用四、六句式,且多用排偶,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此赋在形式上正体现了“骈四俪六”的骈体文特征,可以说是汉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骈体赋.同时也是最早以田园生活乐趣为题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