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是 无题 李商隐里面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3 02:46:12
是 无题 李商隐里面的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
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
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
之远.
⒉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
问将士.
B.
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
飘零之感.
C.
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
开阔、意境雄浑.
D.
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
在燕然前线.”
⒊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
柳州市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
与题目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
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

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
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一.词意
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二.句意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三.文学常识
选自《李义山诗集》.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无题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
四.赏析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五.理解性默写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写暮春时也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