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中考题创新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4 11:02:13
请老师搜集中考常考的创新题,比如根据图片写内容,根据漫画写想法,根据材料写观点等等的很多类型的新型题。 不能用附件,我的电脑打不开,直接写出就好了!谢谢!!
解题思路: 答案请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中考语文语文创新试题类编
131、展开合理联想,用优美流畅的语言(50字左右),把下面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运用联想、想象,形成画面;语言优美。如:天门山夹江对峙着,形如天设的门户,奔走着迎接远方的宾客,我乘着一叶轻舟从日边乘风破浪而来。
13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明和父亲在谈论电视广告,他父亲说道:“现在的广告老拿词语开涮,做蚊香广告,叫‘默默无蚊’;做女帽广告叫‘一戴添娇’;做止咳药广告叫‘咳不容缓’。这种滥用词语做广告的现象是有害的,对中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是一种误导。说不定哪天做香肠广告会出现个‘ ’。”
小明摇头晃脑的笑着说道:“老爸,你就落后了,其实这种广告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别有情趣,增强了广告的艺术效果。比如 。”
①根据上面材料的语境和内容,在第一段画横线处补充出小明父亲说话的内容。
②请你替小明列举某一具体的广告进行简要分析。以说服他的父亲。
答案: ①吃心不改(所改词语符合语境要求即可)
②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就将打字机的特点和俗语“不打不相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效果很好嘛!(只要回答能列举一运用了谐音双关的广告,并简要分析就行。当然,也可自己设计广告语,符合要求即可。
133、校园内有一方曾给同学们带来欢乐的池塘,现在却有各种漂浮物。为了保持池水的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恰当的标语。(不要用“禁止”之类的词语。不超过20字)
符合题意即可,如“水如脸,勿使生‘豆豆’”;“欢迎你来照镜子”;“我和你一样,都需要洁净的面庞。
134、给自己的书房拟一幅对联,可让读者从中读出你的人格修养和志趣抱负来。(每联字数最少为5个)
上联 下联
符合题意即可,如“闲人免进贤人进,赌者休来读者来”;“读书明大道,讲易见天心”; “得良友来如对日,有好书读胜看花”。
134.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
B、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 )的脸。
C、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l( ),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D、小明四岁丧母,父亲又体弱多病,面临chu( )学,是希望工程让他重返校园。
135.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136.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3分)
例: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仿句: 。
137. 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2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3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139.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2分)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 )岁
140.《伤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旁近 ( ) 有可观者( )
或( )以钱币 乞之( )
2.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2分)
一是写
二是写
3.用原文回答: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2分)

4.“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 ”结局。(提示:可用文中原句填空) (2分)
15.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