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2014中考文言文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2 01:50:12
请老师给我找一下《活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一定要全面。
解题思路: 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灵活处理一些习题。
解题过程:
《活板》练习
①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 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 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 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  )
A速度快 B质量好 C 制版较容易 D 印完可以拆版 E 发现错误可改正 F 活
2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  )
A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ㄧ⑦⑧⑨⑩ B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ㄧ③④⑤⑥ㄧ⑦⑧⑨ㄧ⑩
3 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程序顺序
4 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A 以火熔药 B 用药物蒙盖铁板 C 按平版面 D 设置铁板 E 排列字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和“ ”。
6 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  )
A 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B “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C 活字的存放。D 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优越性?
8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入括号内,并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A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   )作用 。
B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作用 。
C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
作用 。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
作用 。
E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  )作用 。
阅读《活板》第2段回答问题。
1、课文说明活板印刷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其法……火烧令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先设一铁板……则字平如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若止印三二本……瞬息可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主要按 说明的。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沾,不可取。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活板》,完成18——21题(8分)
18、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持就火炀之( )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 一板已自布字 ( )
19、翻译: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指南针》一文,完成22——23题(4分)
方家(2)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3)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4)为最善。其法:取新纩(5)中独茧缕(6),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7),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8)。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9)。
注释:
(1)选自《梦溪笔谈》。(2)[方家]行家。(3)[碗唇]碗边。(4)[缕悬]用丝线悬挂。(5)[纩(kuang)]丝绵。(6)[独茧缕]单根的蚕丝。(7)[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用芥子大小的蜡块把针的中腰粘住。(8)[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9)[莫可原其理]没有办法可以推究它的道理。原,推究。
22、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活版》,完成20-24题。(共15分)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则以纸帖之___________ 每韵为一帖___________________
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 瞬息可就____ 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
19、 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2分)
20、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给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 5分)
A、  B、 C、 D、
(1) (2)F用药物蒙铁板(3) (4) (5)E (6)
( A )
( B )
( C )
( D )
(E、用火烧)
21、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
〖原文〗《梦溪笔谈》(卷三 辨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
(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2分)
(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
七、阅读《活版》,完成练习。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 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_____
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 以纸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另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回答问题。(4分)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①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②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注释:①甃(zhòu),井壁。文中用作动词,围拦。②然,同“燃”
(1)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作用?(1分)
(2)沈括认为石油作为资源有哪些优越性?你赞成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阅读《活版》,完成练习。
(1)在括号内给加点注音并解释。
蜡和( )纸灰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 )之
木格贮( )之 不若燔( )土
(2)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活板,就是活字板。板,同“_____”字,活字板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_______(备选:①记叙 ②议论 ③抒情 ④描写 ⑤说明)
(4)活字印刷的特点是________(①用胶泥刻字 ②效率高 ③检字科学 ④活)
(5)“布衣”一词的解释应是________(①穿布衣 ②穷人 ③平民)
(6)每字为一印,“与若止印二三本”两句中的“印”字应分别译为 和_____。
(7)从“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和“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这两句话中,“成”和“就”是同义词。在这一段文字中“则第二板已具”中的“具”字与“此印者才毕”中的“毕”字,它们的同义词应分别是_____和_______。
(8)文中第一句话在全段中起______作用。(①概括、②总领 ③承前启后)
(9)这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①举例子 ②列数字 ③分类 ④下定义 ⑤比喻说明 ⑥作比较)
五、1 F 2 B 3 D 4 D、B、E、A、C
5 极为神速,瞬息可就
6 D
7 活字印模是用胶泥制作的,它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药物相粘,拆板方便。
8 A 打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深度。
B 打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活板字面平整的程度。
C 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D 作比较。突出了胶泥所制印模的优越性。
E 举事例、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字印数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答案:
四、1、第一层:制作活字
第二层:活板用法
第三层:活板功效
2、主要按制成活板的程序安排说明顺序的。
五、
1、这一块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了版,两块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印完(一本书)。
2、活字不用时,就贴上纸签标明,并按照字的韵部分开,分别存放在木格子内。
3、字印所以不用木料来刻,是因为木料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物粘在一起,拆版时不易拿下。
18、(1)盖(2)靠近(3)完成(4)另外(2分,写出两个给1分)
19、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马上就刻出来,用草火烧,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20、(1)更互用之(2)每一字皆有数印(2分,每句1分用自己的话则不给分。)
21、刻字——制版——排版——印刷(2分,写对两个给1分。)
(四)(4分)
22、四种: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或浮于水面、放在指甲上、置于碗边、以线悬挂)(2分,大意对即可,写出两个给1分。)
23、(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2)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2分,写出其中任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
17、 2分)(1)用标签标出 (2) 标签(3) 靠近 (4)完成
18、(3分)他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19、(2分)刻字、胶泥、令坚(对两个得1分,全对得2分)
20、( 3分)(对两个得1分,全对得3分)
A、按平版面 B、设置铁范C、密布字印D、设置铁板
(1)D(2)F用药物蒙铁板 (3)B(4)C(5)E用火烧(6)A
21、(1)(2分) 百炼成钢,比喻人经过多次刻苦的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的人物。
(2)(2分) 多揉多摔打
一、 1.(1)蒙、盖。(2)生僻。(3)烤。(4)用标签标出。2.略。3.(1)薄如钱唇(2)字平如砥(3)极为神速(4)活4.“每 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 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做法是活的,“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5.(1)照明、制墨。(2)他认为石油生于地中,无穷无尽,比用松木要优越。他的观点有正确的地方,用石油可以少采伐林木,可以保护环境;也有偏颇的地方,石油作为资源也是有限的,不会取之不竭。
答案:
(1)huò yáng zhù fán (2)《梦溪笔谈》 沈括 宋 版 (3)⑤ (4)④  (5)③  (6)字模 印刷  (7)备、讫  (8)②
(9)②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定【孟子。告子上】,全
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
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 被任用。田间,田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被选拔。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室 市井,集市 。
故天降大任于世人也 所以。 责任,担子。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为。 空乏其身 资财空乏,即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 忧困 。 衡于患 同横, 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 ,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
死于安乐也 安乐享受 。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弻,
辅弼。
3. 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
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
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4. 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
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在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开篇
列举这些人物
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5. 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 ‘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
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6.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
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7. 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 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
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
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
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9. 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你简要加以分析。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推出这个结论
独句成段,即深化主题,也更鲜明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0. 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11. 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其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
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
12. 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处安思危
13. 请写出至少2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4.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
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15. 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
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回答时语言要生动,并
适当的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
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暴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
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咸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
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