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短小的古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2 05:16:54
短小的古文
弈秋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这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道理: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一说诸葛瞻)的.
  【语译】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楚人学舟
  原文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翻译
  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胶柱鼓瑟
  原文
  齐人就赵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翻译
  有个齐国人跟赵国人学弹瑟,由赵国人先调好了弦,(齐人)就将调弦的柱子用胶粘住了回家.三年弹不成一首曲子,那齐人埋怨赵国人.有个跟赵国人学艺的人来到他这里,询问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前面这(齐)人这么蠢.
  诗画皆以人重
  王士禛 清代诗人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译文】我曾经说过诗文书画都是因为人的品德才变得贵重起来,苏轼、黄庭坚的墨迹流传到今天,一个字就值得上上两的黄金(一字兼金的意思不明,猜的);章敦、蔡京、蔡卞之流的字难道写得不好吗,但是后世的人都把他们的字当成粪土一样,一钱不值.欧阳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时候的人的字都是写得很好的,但只有那些廉洁贤能的人的字才能够流传久远,就算颜鲁公(颜真卿)的字写得不好,后世的人见了也会把他的字当成宝贝一样,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字的本身的好坏.诗与文章之类都是这个道理.
  杨布打狗
  [古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缁(zī):黑色.
  评注: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翻译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善呼者
  [原文]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译文]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对门客说:“没什么能力的人不能跟我们一块出门”.
  一天,有个穿褐衣的人找上了门,对他说:“我嗓门大!”于是公孙龙问他的门客:“你们中间有大嗓门麽?”下面回答说没有.于是公孙龙就把这个大嗓门的人收做门客.
  过了几天,公孙龙要去游说燕王,不料走到河边这边的岸上没有船,于是他让大嗓门往对岸喊话要船,就喊了一下,那边就有船家听到开船过来了
  纪昌学射
  [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译文]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把弓拉满就会兽伏鸟落.他的弟子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技术,技能超过了他的老师.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技术,飞卫说:“你先学会不眨眼,然后就可以谈论射箭的事了.”
  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古时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就在家里把自己脚的大小量好了尺寸.他来到了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好的尺寸放在家里忘了带来了,就说忘了带尺寸,回家拿来尺寸再买,所以就往回走.旁边的人问他,你给自己买鞋,为啥不直接试试大小,非按原本的尺寸干啥?郑国的那人就说,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适,脚却不一定准确.后来人们就用“郑人买履”来形容和讥笑那些不顾客观实际,搞教条主义的人.
  后来,那个郑国的人听说人们都在议论他,取笑他.他就想声明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并不是象人们传说的那样,那么痴傻呆板.他说,当时他想买一双鞋倒是真事,其实,他并没有在家里量好什么尺寸,那天,当他看到一双很好看的鞋的时候,鞋店里的好几个人在那里边拿着鞋子边说着大话,有的人在大声地说,这鞋太好了,穿上它走路快如风,而且还有按摩保健作用,夏天防蚊子,冬天防虱子,且冬暖夏凉.还有一个人在说,这鞋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穿十年,鞋帮不打折,鞋底磨不薄,越穿越结实,还具有护肤养颜,平火息燥,去痰止咳,活血化瘀的作用.当他听到这些人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已经试穿过几双鞋了,本来都要交钱了,可是越听越觉得那些呼三喝四的人说的话不着边儿了,心想这肯定是店主雇来的一些托儿,要不怎么光吆喝不见有人买呢?还有你看柜台后站着的那个黑大汉,那架势随时就象动武的样子,谁只要进来试了鞋而不买,很可能他就不会让你走.因此,他只好灵机一动谎说量好的尺寸忘在家里了,不然怎么脱身啊?谁成想,那些不明就里的人倒说郑人买履怎么怎么样,反倒被人讽讽笑话,真是岂有此理.当有人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不禁伸出大拇指称赞说:“高,高,实在是高.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呢,还说人家教条主义,这都哪和哪呀,嘁!”
  歧 路 亡 羊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楚人隐型
  [原文]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译文]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方》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对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夸父逐日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宋国有有一个担忧自己田里的禾苗总不长,就把每棵禾苗都拔高了.他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对佳人说:“今天我可累坏了,是为了帮禾苗长高.”他的赶紧走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都干枯了.
  何待来年
  [原文]今有人.曰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提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天天都偷邻居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道人的行为.”  他说:“好吧,我以后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既然知道不对,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亡羊补牢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自相矛盾
  [原文]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塞 翁 失 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精卫填海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滥竽充数
  [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一个“广”字头,里面是禀的字,意思是粮食仓库)食以数百人.宣王死,(左边一个三点水旁,右边一个“缗”字的右边部分,这个字是一个古代皇帝的称号)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请求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把仓库里的粮食给吹竽的几百人.(后来,)齐宣王死了,齐(左边一个三点水旁,右边一个“缗”字的右边部分,)王立王登基.((左边一个三点水旁,右边一个“缗”字的右边部分)王立 王听人吹竽是)喜欢一个一个地听.南郭逃走了.
  薛谭学讴《列子》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本领完全学会,就认为全部学到手了,于是辞别了秦青回家.秦青不阻止,在城外大路旁为他饯行,并且边弹琴边高声歌唱.歌声振动树林,响彻云霄,使天空中飘动的云也止住了.薛谭这才赔礼道歉请求返回,终生都不敢说要回去的话了.
  关尹子教射
  列子学射,中(射中了靶子)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相当于“的”,这里指射中靶子的道理)乎?”对曰:“弗知(不知道)也.”关尹子曰:“未可(不行.意思是还不能算学会射箭).”退(告辞回去)而习之(学习射箭).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遵守,依照)而勿失(丢失,违背)也.”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边塞上有一人善于算卦,知道他的马无缘无故走失了,跑到北边少数民族住的地方.人们安慰老翁.他说:“这怎么不是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好马回来.人们恭喜老翁,他说:“这怎么不是坏事呢?”家里的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却堕马而折断了股骨.人们安慰老翁,他说:“这怎么不是好事呢?”过了一年,外族人入侵,青壮年加入战斗中.参加战斗的人,十个死了九个.惟有老翁的儿子因为腿脚有毛病,不能参加战斗,父子一起活了下来.
  养猕猴的人
  [原文]宋有狙公(养猕猴的人.狙:猕猴)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理解)狙之意,狙亦得(懂得)公之心.损(减少)其家口(家中口粮),充(满足)狙之欲(要求).俄而匮(缺乏)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顺服)于己(狙公自己)也,先诳(欺骗)之曰:“与(给)若(你们)芧(xù,橡实),朝三而暮四,足(够)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宁国—有个狙公,喜爱猕猴,养了一大群.(他)能了解猕猴的心意,猕猴也懂得狙公的话语.(狙公)减少家中的口粮,用来满足猕猴的要求.不久,(家里的口粮)不够了,(狙公)想限制猕猴的食量,却又担心这些猕猴不顺服,于是先欺骗它们说:“以后给你们橡实吃,早上三粒,晚上四粒,够了吧?”这些猴猴都直立起来,发着怒.(狙公)马上改口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粒,晚上三粒,够了吧?”(这时,)所有的猕猴都趴在地上,显得十分高兴.
  齐大饥
  [原文]齐大饥(饥荒很严重).黔敖为食(设食摊)于路,以待饿者而食(给……吃)之.有饿者,蒙袂(用袖子遮住脸;)辑屦(拖着鞋子)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着)食,右执饮(端着汤),曰:“嗟(喂)!来食(来吃)!”扬其目(指饿者瞪着眼)而视之,曰:“予唯(正因为)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这个地步)也.”从(指黔敖赶上去)而谢(道歉)焉.终(到底)不食而死.
  [译文]齐国发生了大灾荒.富人黔敖在路边熬了粥,等待饥饿的人来了,就施舍给他们吃.有个饿得发慌的人,用衣袖蒙着头,用绳子绑着鞋,昏昏沉沉地走过来,黔敖见了,左手捧起食物,右手端着汤,叱喝道:“喂!来吃吧!”那人听了,翻起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着施舍的食物,才饿到这种地步啊!”(黔敖)随即向他表示歉意.那人始终不肯吃,便饿死了.
  叶公好龙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衣服上的带钩)以写(画)龙,凿(同“爵”,酒器)以写龙,屋室雕文(雕刻的花纹)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下降到叶公住地),窥(探望)头于牗(yǒu,窗户),施(延伸)尾于堂.叶公见之(龙),弃而还走(掉头就跑.还,通“旋”.),失其(他的)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那个)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器上刻着龙,房屋卧室凡是雕画花纹的地方全都刻画着龙.于是天上的真龙听到这件事,就降落到叶公的住所,把头伸到窗户里来探看,尾巴拖到厅堂里.叶公看见了掉头就跑,吓得魂飞魄散,脸部变色,惊恐万状.可见,这个叶公并不是喜爱龙,而是喜爱那种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