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为何是先有离子才能导电而不是电流形成离子再导电?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5/03 05:35:53
为何是先有离子才能导电而不是电流形成离子再导电?
为何不是物质通电产生离子从而导电呢?
这个你需要知道稀溶液的依数性规律.
人们发现,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存在共性,只要溶液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无论溶质是什么,溶液的某些性质都是一样的.这些性质包括:蒸气压下降(溶液蒸气压小于纯溶剂)、沸点上升(溶液沸点高于纯溶剂)、熔点下降(溶液熔点低于纯溶剂)、渗透现象(溶液渗透压高于纯溶剂).例如,同浓度的蔗糖和尿素溶液,这些性质都相同.这些性质统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同时,定量研究表明,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稀溶液的依数性,确定溶液的浓度.
而对某些物质(这些物质水溶液导电,后来就称为电解质)的稀溶液研究表明,根据稀溶液依数性规律得到的溶液浓度高于实际浓度,因此必有部分溶质发生解离变成离子,这样溶液的总浓度(等于离子浓度+未电离的分子浓度)就比实际浓度高了.
由此得到结论就是电离发生在导电之前,否则无法解释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规律.
再问: 离子浓度加上分子浓度为何会比实际浓度高呢?他们各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不是一样的吗?如何通过依数性规律计算浓度?
再答: 比如说0.1mol/L的蔗糖溶液,非电解质,溶液中总的浓度就是0.1mol/L 而0.1mol/L的NaCl溶液,电解质完全电离,则溶液中有0.1mol/L的Na+和0.1mol/L的Cl-,总的浓度就变成了0.2mol/L。 有定量关系。比如沸点上升,有ΔT=Kc,ΔT是沸点上升的数值,c是浓度,K是与溶剂有关的常数,对各种溶剂有数据可查。测定了ΔT就可以确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