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17:28:18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绘本阅读活动,也属于语言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认为在语言活动中老师和幼儿之间有效地师幼互动和问答,是上好一节语言活动的关键!回应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回答与反应所作出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应答.在语言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帮助幼儿处理信息的过程是:教师提问——幼儿应答——教师回应.教师的回应应当是有效的,即基于对活动目标的透彻理解,而为了达到目标,对幼儿的反应做出的积极的评价或经验的提升.有效回应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活动中只有深入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及认知需要,灵活的进行选择,才能引导幼儿多方位思考问题,真正满足发展需要,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言语回应
教师以言语的方式做出的回应是最直接、明确的.
1、有重点的重复性回应能为幼儿指明方向
这里所指出的并不是单纯机械的重复幼儿的回答或问题,而是有侧重地加重其中一部分的语句的语气,从而起到提示、强调或者铺垫的作用.在中班故事活动《果酱小房子》中,我问:“熊哥哥一不小心把小房子上的果酱都舔光了,这可怎么办啊?”幼儿的答案多种多样,但是都没有注意到熊哥哥手里本来就提着一桶果酱.于是我重复了一遍问题,并把“果酱”两个字加重了语气,很快幼儿就反应过来了,说:“把手里的果酱涂到墙上.”明显的语气语调的变化或者重复的回应方法既简单又避免教师在语言活动中使用过多的语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明确的鼓励性回应能使幼儿心中有数
一般来说,当我们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反馈,如果这种反馈是积极的,就更易激发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得到消极的反馈或干脆没有反馈,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到沮丧,甚至无所适从.幼儿更是如此.在回应幼儿时还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笼统的表扬孩子的语言,如:“你说得真好!”“你真棒!”因为被表扬的孩子无法通过教师的回应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可以运用的积极且明确的语言有:“嗯,你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还真有这种可能!”“你用了一个非常好听的词语!”等等.
3、巧妙的提示性回应能帮助幼儿完善答案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幼儿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当幼儿由于能力的局限而未能全面的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提示的方法来支持幼儿完善答案.即使该幼儿仍旧不能全面的回答问题,对其他幼儿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小象波特》中,在讲述完使小象伤心的三件事后,我提问:“小象怎么了?为什么哭呢?”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分别说出刚才发生的三件事.可是幼儿仅说出了其中两件事.此时我在课件中平铺出示三件事的图片,并问:“还因为什么呢?”幼儿通过我的课件辅助提示,顺利地讲述出第三件事.
4、提升梳理性回应能帮助幼儿捋清脉络
有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足够宽广的回答空间,然而幼儿在进行回答时所使用的语句却过于零散或不够明确.这时教师可在幼儿的答案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给予必要的补充,使幼儿将零碎的经验系统化和条理化,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清晰地说出来.在中班绘本活动《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我问:“甲龙宝宝遇到霸王龙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回答:“叫他爸爸,他说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他就叫很好吃.”显然这个幼儿已经明白了发生的事情,也说出了关键的词,然而语句缺乏成分和逻辑,听起来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时我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并加以总结完善,追问道:“甲龙宝宝的名字叫很好吃,因为霸王龙说了一句‘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所以甲龙宝宝以为霸王龙在叫他的名字,就认为霸王龙是他爸爸,你是这个意思吗?幼儿时而重复着我的语言,并连连点头.
5、适时追问能帮助幼儿达到目标
有时由于幼儿的发展能力有限,他们理解、思考问题的深度需要逐步的挖掘,那么教师就要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递进的小问题来逐个解决,并且要根据幼儿活动现场的表现灵活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将目标烂熟于心,并且预想到幼儿的多种回答方向的可能性,在活动中紧扣教育目标,并努力将偏离目标的孩子的思维牵引回来.在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小象波特》中,没有了清洁工的城市变得一天比一天肮脏,小白兔的身上沾满了灰尘,怎么也掸不掉……我问:“城市里到处都这么脏,怎么办呢?”幼儿说:“让小白兔洗澡!”我又追问道:“可是城市里太脏了!小白兔刚洗干净,身上又沾满了灰尘,这可怎么办啊?”幼儿又说:“找人来打扫城市.”通过我的追问,幼儿明白了洗澡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于是自然地将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了.
有时教师虽然心中有目标,可是把握得过于死板,一旦孩子说出的答案不像是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教师就不予理睬,最后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的观点,而不是幼儿的观点.殊不知有时多追问一句话,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中班绘本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我问:“爷爷把外套做成了什么?”幼儿回答:“我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我接着问:“哦?是吗?什么样的衣服啊?”幼儿回答:“是一个坎肩!”这个绘本上的答案的确画的是一件坎肩,只是原文翻译成了背心.幼儿的第一句回答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却紧扣答案.此时若教师因为“天马行空”而不加追问,恐怕就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无法给予正确的评价.
二、非言语回应
在活动中的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是一种很好的充满爱意的回应.当幼儿回答问题都表现得很积极或者某一位幼儿正在积极地进行表述时,教师的语言难免会打断幼儿思路,一个手势往往也是最好的回应.
在日常语言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回应能为幼儿思维、表达的发展敞开一扇明亮的窗户,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的教师既要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又要巧妙地给予引导,让幼儿适时的汲取到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