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艺术特色,请速答,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7 05:17:26
老师,请问,湖心亭看雪和记承天寺夜游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解题思路: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解题过程:
《湖心亭看雪》的艺术特色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采用白描的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如,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其二是叙事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其三是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记承天寺夜游》的艺术特色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寥寥84字,营造了一个水月空明的世界,隽永之致,令人低回,堪称无韵之诗,笔记体的绝唱。其写作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苏轼作文追求平淡。他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孝渐熟,乃造平淡。”《记承天寺夜游》堪称平淡之典范。
平淡并非空洞和贫乏,简古和纤秾是对立统一的。正如司空图所说:“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也就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全文84字之中,蕴蓄深邃,绵绵密密,令人读之如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第一句“元丰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夜”,既点明时间,也暗示自己谪居黄州已步入第五年,实为心灵之幕布。“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既有对如此良夜的珍惜和向往,也有夜不能寐的百无聊赖。第二句则干脆吐露了他的岑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身为谪官,交旧不多,也应有所顾忌,才会“无与为乐者”,而张怀民同为迁客,相濡以沫,可谓患难真情。第三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似乎只是叙事,实际上,点出了张怀民与作者一样夜不能寐的心境。第四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也。”该句是神来之笔,全篇的高潮,想象月光如水,而竹柏影子如藻荇,那么作者和张怀民则为水中之鱼,两人是在体验濠梁之上的鱼乐呢,还是正在感受不停游曳的疲惫?最后一句发为感慨,明月和竹柏无处不有,但只有我们两人才能消受这份悠闲。一个“闲”字,语意双关,悠闲之外,恐怕还有被闲掷闲抛、弃置不用的怨忿。杜甫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空明的境界,总是带点凄清。这篇文章的简古处,就在于简简单单的记游,却表现了与自然的浑融无际;而纤秾处,则别有番无可奈何的情愫郁乎字里行间,也就是言外之意。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2.水月空明,怿纡虚无。
这篇短文好像浸泡在月色中,读者也会不自觉地融入月光,与作者呼吸与共。这是本文写作艺术的又一特色。苏轼被贬黄州时,似乎格外钟情月亮。元丰五年所写《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与月亮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更是与月光相始终。“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作者发现了月光,就好像听到了久别亲人的声音,睡意全无。只欣赏从窗户泻入的月光不够,独自欣赏这月光也不行,所以才去承天寺找张怀民。禅房花木,本来寂静的庭院在月色中更加澄彻,于是月光化成了水,竹柏化成了水草,作者也顿时凭虚欲仙,宠辱皆忘,浮游于空明之中。犹如空山无人,不流花开的境界,人因月光而旷达超脱,月光因人而意味深长,写月到此,已经达到了极致,遂既戛然而止,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的慨叹。好像水落石出,作者回到了自我,月亮就是月亮,竹柏就是竹柏,苏轼还是苏轼,还会面对朝廷的倾轧,尘世的纷扰。
肝胆如皓月当空,心胸如月光空明,百折不挠,旷达超迈的苏轼,称得上是明月的化身。写月,其实也就是写人。

3.滔滔汩汩,纯任自然。
如果说这篇短文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那就错了。苏轼追求的不是技巧,而是无技巧,是庖丁解牛式的只以神遇而不以目求。文学修养的深厚,所感所遇的深切,与所见所闻景物的契合,触发作者的灵感,也就会产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效果。苏轼《江行唱和集序》说:“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郁勃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邪!”佳作之所以称为神来之笔,也正是作者在所感所遇的推动下完成的。《东坡题跋》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虽吾亦不能知”,正是大巧若拙,大音希声,不假修饰,不落言筌产境界。本篇寥寥84字,当是苏轼逸笔草草,一挥而就的结果。
正是“无技巧”,成就了这篇绝妙文章。
同学:
对以上解答如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回复,好吗?谢谢!
很高兴为你解答!
元旦快乐!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