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哲学方面一些试题,1.以下为关于哲学方面的材料材料1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1 08:15:35
哲学方面一些试题,
1.以下为关于哲学方面的材料
材料1
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认为人“生而知之”,近代西方又有“天赋观念”说.
材料2
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他引起人的感觉,但“自在之物”只能提供认识的材料,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进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人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在之物”作用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
材料3
休谟认为人所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
材料4
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与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都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影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材料5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想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材料6
列宁指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列宁还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4、5和6,分别指出其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2、3和4根本缺陷是什么.
(3)材料5的观点中包含着可以驳倒材料1、2、3的观点的最令人信服的东西是什么?
(4)分析材料6揭示出了一个东西,它是什么?
2.在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你是不是打错字了?
“材料2 康德认为……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进认识形式……”
应该是“先验认识形式”吧?!“先验”和先进的逻辑概念完全不同,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在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先验,这个词汇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内容.如果你连康德说的东西是什么还没搞明白,那么你对他的分析与批判都是白忙乎.
先验,英文里叫做transzendental,简单的说就是“先于经验”,就是说你在认识事物之前还没有获取实验观测、调研资料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头脑中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
比如说时间与空间的逻辑架构就是先验,它是先验的感觉.你想想看,无论你认识什么东西,比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需要把这个东西纳入到一个时间与空间的架构里面去,描述这个事物在过去、现在、将来是什么样子,描述这个事物在空间的结构是什么样子,描述它的几何形状、地理分布等等.就算你写作文编故事,你也得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呀!对不对?如果连时间和地点都没有,那么你讲故事对于读者是没法明白的,你搞科研建立的科学理论对于别人也没法明白.
但是时间和空间并非你后天所经验的产物,而是你与生俱来就有的.否则,假设时间和空间是后天经验感觉产物,那么由于不同的人的人生肯定经验不同,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肯定不同,你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不同于我的时间和空间,我的千年如同你的一夜,这就麻烦了,你我难以交流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同一时间下,同一空间下,心同此心,理同此理.也正因为此,不同年龄的人、不同地域的人才有语言沟通、相互理解的可能.
回到先验话题.康德认为,人并非在被动的认识事物,而是要把通过经验感觉所获取的材料进行逻辑加工,首先就是把这些材料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加工,明确这些经验材料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几何形状、位置、大小等空间情况,把这些材料都逐一明确,才能得到初步的认识.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仅仅是停留在感觉阶段,实际上材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理性分析,理清逻辑关系.
康德的这种思想,就叫做“主体能动性”.如果没有这个主体能动性,那么人的一切经验材料就成了碎片,东一榔头西一杠子,前言不搭后语,成了精神分裂症,是不可能形成知识的.
康德的“主体能动性”学说在他的成名著作——也就是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当中有非常深入严谨的论述.虽然康德并非是“主体能动性”学说的原创(早在莱布尼茨生前就已经提出了主体能动性——被莱布尼茨称为“统觉”),但是康德却大大扩充了主体意识学说,他这个主体意识思想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核心之一,康德也因此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
康德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体能动性被恩格斯等人所继承,这在马克思主义学界是公认的.
而题干所给出的材料显然是对康德的误读.很显然,题干是想要用恩格斯和列宁的主体能动性来批驳人的消极被动意识,但是事实上,出题人很幼稚,连康德和休谟等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还没弄明白呢.康德才是强调主体意识的哲学大家,他的主体意识在他的教育哲学、伦理学、以及他所建立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近代美学中都有重要的体现.
而且更重要的是出题人割裂历史,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观同先前的西方哲学观根本对立了起来,没有认识到马恩列不仅在批判前人,而且也在继承和发扬先辈哲学家观点.没有古人,哪有后人?没有休谟和康德哲学,哪里会有马克思哲学?
你的第二个问题很简单.第一问不就是让你阐述认识来源于实践嘛,第二问不就是让你阐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自然实践的关系嘛,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加深在深化,起先是以为可以随意控制,后来明白人类认识的有限性.第三问更简单,让你回答量变引起质变,大自然随着人类活动的量变在发生质变.
不过这第二道题挺有意思,让你思考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人类理性再高明,也不过依赖于地球这个生存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一切等于0.用康德的话来表述就叫做“纯粹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的界限”.人类的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所以人类的智慧必然是有限的.环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智慧无限,那么哥本哈根全球限制碳排放大会就没有必要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