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韦元甫《木兰歌》的阅读答案(会追加分滴)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9 06:41:17
韦元甫《木兰歌》的阅读答案(会追加分滴)
木兰歌
【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有子复尚少”的“尚”是什么意思?
“易却纨绮裳”的“易”是什么意思?
“却卸巾鞲理丝簧”的“理”是什么意思?
“十年共崎岖”的“崎”是什么意思?
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歌》和课文《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韦元甫《木兰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对木兰的征战生活都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
课文《木兰诗》中的哪句话反映了《木兰歌》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个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韦元甫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木兰“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请你谈谈你对木兰的“忠”与“孝”两者关系的理解.
就这些了,快!先不给分,看回答的质量和速度!4小时后关闭提问,亲们加油!帮帮偶吧!分会追加的!快点!快点!快点哈~~~~~~~~~~

“有子复尚少”的“尚”是什么意思?
尚且,还
“易却纨绮裳”的“易”是什么意思?
换,
“却卸巾鞲理丝簧”的“理”是什么意思?
整理
“十年共崎岖”的“崎”是什么意思?
崎岖,此处指征战途中的困难
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歌》和课文《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韦元甫《木兰歌》_________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______________
课文《木兰诗》_______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对木兰的征战生活都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
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课文《木兰诗》中的哪句话反映了《木兰歌》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个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写出了木兰为出征精心准备.
韦元甫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木兰“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请你谈谈你对木兰的“忠”与“孝”两者关系的理解.
木兰从军,从小的方面说是孝顺父亲,为了父亲不出从军受苦,从大的方面说,是忠于国家,为了驱逐侵略者.这两者在木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