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看待商鞅和秦孝公的历史作为?有何感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7 19:25:09
如何看待商鞅和秦孝公的历史作为?有何感想?
【两问】!
是商鞅和孝文帝的历史作为-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通过变法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他们都是好银呐!
再问: 噢对不起- -我想问的是商鞅和孝文帝的历史作为
再答: 商鞅变法成功:秦国变法十年实现大治。 商鞅失败:作为改革者,被施以酷刑惨死。 1、商鞅的变法是效仿魏国李悝的变法,而李悝终身受到了魏王尊敬和重用。并寿终正寝,他作为商鞅的榜样,成为商鞅全心全意为秦国变法的动力之源。 2、秦国变法易于其他列国,也是商鞅的幸运之处。说白了,其他列国的保守势力根深蒂固,并且普遍少有危机意识,所以变法阻力极大,一般都不会得到成功,而只要变法不成功,保守势力对变法者的仇恨就不会特别大。比如说魏国的变法,虽然有很大成效,但是并没有完全铲除保守势力,所以变法者也就没有被杀。而楚国的吴起变法几近成功,所以吴起最终惨死在先君的遗骨旁。则商鞅的命运在他开始变法那一刻起就已经能够预料了,而秦国的命运也是可以预料的。 3、商鞅有治国之才却没有谋身之智。对于治国来说,要铲除保守实力,实行新的治国方略才能实现大治;对于谋身来说,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以防止与他们为敌而对自己不测。在这方面考虑上,商鞅采取了一边倒的策略,即完全倒向国君,这是商鞅政治上的幼稚之处,同时也是他治国的伟大之处。 4、作为千里马,商鞅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秦孝公的全力支持,成为了他变法成功的现实力量。这一点也使商鞅能够全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变法。成为了他变法成功最主要的保障之一。 5、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却失败了,这是必然的。原因在于,变法成功是要付出结仇的代价的,如果不结仇,就无法变法成功,而如果结仇,自身就难以自保,这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事实。所以历史只可能有两种结果,即“商鞅变法失败了,商鞅却没有失败。”或“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却失败了。”根据上面的四条原因来推断,不难得出结论,历史一定会选择后者。
再问: 孝文帝呢
再答: 孝文帝即拓跋宏。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