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案冰灯之光现代文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3 23:02:24
初中现代文阅读答案
冰灯之光现代文阅读答案
《冰灯之光》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性散文,运用了插叙的结构方式.以“冰灯”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把归途中的见闻和往事的回忆,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归途中的记叙有三个片断,中间夹了两次回忆,二者交替出现,时断时续.归途的记叙其实是一个引子,重点应在两段回忆之中.或者说归途是线索,那么两段回忆则是这根线上熠熠闪光的两颗珍珠.这两次回忆,从时间上看是先后承接的,从内容上看则是递进的.以冰灯为意向来寄情,从“冰灯”升华到“人灯”,是自我崇高理想的表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的礼赞.
前三自然段,第十二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归途的记叙,其间夹着两次回忆.这样就自然把全文分成了五个小节.前三自然段从放寒假回家的路上写起,由雪勾起联想,想到了与冰雪有关的人和事,特别是妈妈手里的那盏冰灯.
第四自然段到倒数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一件往事的回忆,是全文的重头戏.对童年的回忆,不是无主次的现象罗列,而是有详略,有取舍地抓住了妈妈做冰灯这一中心事件,具体叙述.由于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从中领略到了生活的哲理,影响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因而写得生动、形象、传神,饶有趣味.
一般来说,叙事文中动词的运用,最能显出作者语言的功力.妈妈做冰灯一节,语言简洁,表达准确,一句一事.这都得力于作者动词运用上的功夫.“摇——打——灌——放——冻——蹲——等——跑——问——拎——烤——砸——倒——放——拴——提”,这一连串十六个动词的运用,把妈妈的心灵手巧,麻利干脆,女儿富有童趣的兴奋与焦急,都表现得活灵活现,极为传神.像一组连环画,在我们头脑中浮现,详细、具体、生动有趣.描写细致,文字上又毫不拖泥带水,显得干净利落.
文中虽无大的矛盾冲突,这段回忆却也波澜迭起,情节富于变化,由“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耍灯笼玩”,先一抑;然后扬起,“我拎起亮晶晶的冰灯跑出院子”;再一跌,“可冰灯却从我手里化落到锅台上,摔得粉碎”;最后又一起,那就是妈妈的安慰:“再做一个就是了.”一波三折,富于戏剧性.
这段童年回忆最主要的其实并不在冰灯本身,而在于从中得到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因为有寒冷才有冰灯,越寒冷冰灯才越亮.”这表面是在说灯,其实是在说人.蕴涵丰富,令人联想.不是吗,逆境中往往更能展现人的美好情操,道德品质,环境越恶劣,闪光点显现的越充足.从而自然引出下一层.
第十二段是一个片断性的写景 ,从行文上来看,承前启后,表现了时间的延续,傍晚的来临;从情节上来看,起到了间隔的作用,使两次回忆的事件,不至于混为一谈.
第二次回忆,着力描写考上师范学院的第一个寒假,离家返校时的一个特写镜头,妈妈“手拎着一盏冰灯,静静地站在那儿”,好像一尊雕像.那目光里饱含着妈妈的情,妈妈的爱,对女儿的期待与盼望.文字虽短,情意丰富绵长,揭示了冰灯的深刻含义,展示人物深层次的情感世界.
最后一个部分与之紧紧呼应.摆在门垛上的晶莹透明的冰灯,那是一盏指路灯,是召唤远方女儿归来的一颗跳动的心灵,是妈妈的象征.“我大声呼唤着,扑向冰灯的光芒,扑向妈妈的怀抱……”行文至此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意有尽而情无限.回报母亲,回报山乡的女儿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全篇为之生辉,前面那些看似琐碎的叙述,不再是无用的絮絮叨叨,也因此派上了用场,有了着落,成了人物美好品质形成原因的注脚.为山乡的下一代燃起的这盏冰灯,定会点亮许许多多知识的明灯,智慧的明灯,这些冰灯都亮起来,就是点亮了家乡的月亮.
表现崇高主题的文章,往往容易落入政治说教的泥潭.本文主题积极健康,却毫无说教意味.因为是从生活小事着笔,以小见大;用真实生动的情节来打动人,引起人心灵共鸣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种朴素的情感,才是人间最真挚的情感.没有假话大话空话,剩下就是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