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明对象的特点结构 顺序 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3 15:22:5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说明对象的特点
结构 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结构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
  第一部分(1~6段),由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化石引出本文的核心议题:“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
  第二部分(7~12段),介绍“板块”学说。
  第三部分(13~15段),再次点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是“板块”学说的有力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第一部分(1~5段),由恐龙的死因引出“被压扁的沙子”这一话题。
  第二部分(6~17段),证明是“撞击说”揭示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列数字、举例子。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a.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b.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
  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
  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c.说明的角度:《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 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d.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