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为什么没有古代诗词四首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17:49:37
网上为什么没有古代诗词四首,难道这不是要学的课文吗?
解题思路: 如有不同意见,请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成为你探讨知识的朋友。祝: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答:同学:网上有你要找的课文《古代诗词四首》,可能你一时没有找到吧,老师将这一课的教案提供给你,供你学习时参考好吗?
《古代诗词四首》
七年级语文学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
一.教学建议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教读本文,以诵读贯穿全程,创造出浓郁的学诗气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尽情想象,进入情境,整体理解读诗内容及情感。在准确把握诗句的基础上,着重领会诗人融情于景的写法和造句的妙处。教师遵照“诗无达诂”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充裕的时间去体会揣摩,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排疑解惑,教师适时启发、诱导。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安排学生自行搜集材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入情入境地欣赏,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案例
本文选自于课程教学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本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网站:http://www.pep.com.cn,2007年3月第2版,2007年6月西安第一次印刷).
1、教材背景分析
《观沧海》是曹操登上碣石山观海所感。诗人勾画了大海吐日月、包括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他统一中国建功力业的伟大抱负。《次北固山下》借停泊北固江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天净沙·秋思》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羁旅之愁。
2、整合思路:
本课教学内容是四首古诗,古诗教学应该突出朗读,古人讲:“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因此在教学四首古诗时,为了能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体会古诗意。我设计了广泛的范读资源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享资源,快乐学习古诗。以范读教学资源来“抛砖”,达到学习、理解、背诵的“引玉”目的。
为了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我利用网络上的优美图画,从视觉欣赏的角度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这为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探究活动铺石垫路。
3、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能读会学“碣、澹、萧瑟”等生字
⑵ 理解、积累“碣、澹、萧瑟、竦峙、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⑶ 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 准确朗读并默写。
⑸ 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和方法目标: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学生古文修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言美,受到美的熏陶个感染。
[2].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4].教学方法:
⑴朗读法。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品出诗的情味。
⑵联想、想象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⑶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诗歌的特点。
[5].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6].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多媒体分析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学生互相讨论,总结答案:
唐诗、宋词、元曲。
从了解灿烂文学人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礁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概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招残部,五月誓师北戈,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妖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竭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触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恢苍劲的风格。



学生讨论评价曹操,了解本诗背景,体会曹操的内心活动。

正确评价曹操。
1. 了解诗歌背景。
2. 汉府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唱歌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之哉,歌以咏志”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⑴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⑵学生轻声跟读。⑶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⑴四个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一观/沧海。⑵教师声情并茂配乐朗读,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现诗的音韵美。

观沧海〉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⑴学生认真听读体会四言诗的节奏。⑵认真朗读体会意境。
学生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疏通诗歌内容。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有利于加深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⑴“观”字的作用是什么?⑵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朗读,让学生听懂字音,把握五言诗的朗读节奏。
⑴“观”的作用是统领全篇。⑵山岛树木洪波实写,日月星汉是虚写。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⑷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并理解文章。
教师点波: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刹一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田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客路何意?说明什么问题?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航性的图景么吗3:本诗主旨是什么?4:评价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

学生讨论问题,并归纳答案。教师可适当点拨。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以及自主评价能力,从而体会中国诗歌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和多媒体应用
1:介绍白居易
生平。2:教师
朗读,学生听读。
1:易字乐
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2:学生朗读感受大意。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 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4: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1孤山寺起,以白沙堤中,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2:早莺.新。.乱花。.浅草。3:水天相接 4:直抒胸臆,白沙堤。5:学生当堂背诵。
播放画面,让学生体会美好的西湖初春景色,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1:教师介绍马致远生平。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补充解释。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成元代杂剧四大家。
播放录音,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受秋思,并试着用散文形式将画面描写下来。
7.板书设计:
(1): 观沧海(曹操) (2)次北古山下(王湾)
时间:秋 五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地点:碣石山 主旨:思念家乡!
景物:水`山岛`日月`星汉` 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主旨: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明媚春光: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秋原黄昏行旅途
游兴未尽:白沙堤! 主旨:思乡!
8.练习设计:
(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竟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3):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4):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秋思》的情景,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9.作业设计:
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1):风吹柳话满店香(李白)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