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初一历史下册1至3单元的政治制度和改革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12 15:10:55
初一历史下册1至3单元的政治制度和改革
我不知道是哪些
解题思路: 初一历史下册1至3单元的政治制度和改革在复习提纲的下面,希望你能认真学习。
解题过程:
老师为你提供初一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以及你所要的初一历史下册1至3单元的政治制度和改革。
最终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 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第2课 “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2.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著名谏臣魏征)。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之治”)。2. 曲辕犁、筒车:唐朝时,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3. 唐三彩: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 唐都长安:唐朝商业繁荣,唐都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 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唐朝科举制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使吐蕃和唐朝 “和同为一家”。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1.鉴真东渡: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传播了唐朝文化。2.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1.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光耀千古的诗坛: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诗人:李白──“诗仙”(《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杜甫──“诗圣”(“三吏”“三别”);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3.绘画:唐朝吴道子,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代表作《天王送子图》。4.莫高窟: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进入历史上第二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抗金英雄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的开发始于西晋,到唐朝中后期、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江南地区逐渐超过北方,南宋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 。2. 景德镇: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 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铁木真(成吉思汗)经过多年征战,统一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国。 2. 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3. 文天祥抗元: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后兵败被俘,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气节。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4. “行省”制度: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5.回族的形成:元朝时,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其中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1.活字印刷术: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毕升,比欧洲早了约400多年)的发明, 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 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2.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3.宋词和元曲:词成为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杰出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辛弃疾。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最杰出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4.绘画: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2.迁都北京: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夺取政权,称帝,即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 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2.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倭寇危害东南沿海,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1. 清朝建立:1616年,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继承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2.君主集权的加强: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择轻信大臣组成。军机处的设立,标 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是我 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中俄《尼布楚条约》: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率清军在雅克萨之战大败 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达赖、班禅、驻藏大臣: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 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帝时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大大加强 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 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 质的生产关系。 2、“闭关锁国”的政策:清初统治者担心领土主权受到西方侵略者的侵犯,危及自身统治,实行严厉的禁海 政策,实行闭关锁国。 影响: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启示:开放兴国。 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1.明长城:长城修建于秦,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2.古典科学巨著: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四大名著: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朝中期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地位。 初一历史下册1至3单元的政治制度和改革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隋朝的建立与“开皇之治” 1.隋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年号—开皇。 (2)统一:时间—589年灭陈,意义—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2.开皇之治 (1)措施: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 倡导节俭。 (2)影响: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 1.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1)措施: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影响:“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第2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 一、女皇武则天 1.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 2.措施:(1)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多方招揽人才,提拔姚崇、宋璟。 (2)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 (3)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4)允许关中等地的无业人口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5)减免赋税和徭役。 (6)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3.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二、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 1.措施:(1)任用贤能,亲自考核县令。 (2)发展生产,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3)废除武则天时期的酷刑苛法。 (4)倡导节俭。 2.结果:唐朝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创立: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发展:唐朝时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最重要方式。 二、科举制的内容: 1.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类别: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3.程序:州府初试—尚书省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 三、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这一制度,前后沿用了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