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00:40:0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面表面的压强相同

甲对水平表面的压力F甲=P甲*S甲,乙对水平表面的压力F乙=P乙*S乙,开始二者对水平表面压强相同,即P甲=P乙,得F甲/F乙=S甲/S乙,则F甲=F乙*S甲/S乙根据图示,S甲>S乙,所以F甲>F乙.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他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

设甲的边长为a,乙的边长为b,由图知a>b设原来的压强为P,因为是柱体,所以P=ρgh适用;开始时压强相等,即ρ甲ga=ρ乙gb所以,ρ甲b,所以截取的质量甲大于乙.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1)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因甲、乙两个都是实心正方体物块,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由P=Fs=Gs=ρgVs=ρgshs=ρgh可判断;A、若使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h甲=h乙,∵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即P=ρ甲gh甲=ρ乙gh乙,且∴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和,请判断和的大小关系什么啊?再问:P甲'和P乙'再答:设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为p,则他们的重力分别为F甲=m甲g=ps甲,p=8g/0.04,F乙=ps乙=0.0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他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

,>这道题不能用常规的方法解,采用极限法.都截取乙的边长,只有甲在地面上而乙没有了.所以两个都是大于.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

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ρ甲a3ga2=ρ乙b3gb2;化简得:ρ甲a=ρ乙b.截去相等高度后,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两物体剩余质量m甲=ρ甲a2(a-h),m乙=ρ乙b2(b-h),m甲m乙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

甲的体积V甲=0.1米*0.1米*0.1米=0.001m3甲的密度ρ甲=m甲/V甲=5000kg/m3甲对地面的压强p=F/S=G/S=m甲g/S甲=ρ甲V甲g/S=ρ甲gh甲=5000Pa乙的边长为甲的一半,体积就是甲的1/8,质量也是甲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为了使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同,下列做法中可能做

设甲边长为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ρ甲a3ga2=ρ乙b2gb2化简得:ρ甲a=ρ乙b,则ρ甲<ρ乙;由S甲>S乙,可知F甲>F乙,A、因两物体都是实心正方体,沿水平方向切去的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切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质量为8千克,底面积为0.04米2,乙

(1)甲为正立方体,底面积为0.04平方米,所以边长为0.2m,体积为0.008立方米密度=质量/体积=8/0.008=1000千克/立方米(2)压强=压力/受力面积=8×9.8/0.04=1960Pa(3)二者的压强均增加,这里我们先假设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l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

(1)G甲=m甲g=1kg×9.8N/kg=9.8N;p甲=F甲S甲=9.8N0.01m2═980Pa;(2)p甲<p乙.甲、乙被切去并叠加后,对水平表面的压力不变,压强都变大,设它们的增大压强分别为△p甲、△p乙.△p甲=G甲h甲(h甲−

如图所示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边长为O.1米.试求

(1)甲的密度:ρ甲=m甲V甲=1kg(0.1m)3=1×103kg/m3;(2)开始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F甲S甲=G甲S甲=m甲gS甲=1kg×9.8N/kg(0.1m)2=9.8×102Pa;由于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乙=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它们对水平表面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平方,

因为切完之后放回去,而压力F甲、F乙都等于各自的重力,故不变;受力面积S甲=a^2-ah;S乙=b^2-bh;(a为甲的底边长,b为乙的底边长)则受力面积切割后与切割前的比值为:Xa=(a^2-ah)/a^2=1-(h/a);Xb=(b^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已知甲的质量为4.8kg,边长为0.2m.(g

(1)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F甲s甲=G甲s甲=m甲gs甲=4.8kg×10N/kg0.2m×0.2m=1200Pa;(2)甲的体积为V=(0.2m)3=8×10-3m3,因物体甲漂浮,所以F浮=G,即m甲g=ρ水gV排,V排=m甲ρ

如图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

A、B由题可知,库仑力一直做正功,两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小.故A正确,B错误.C、D两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小于库仑力,后大于库仑力.故CD错误.故选A

如图所示,在一个粗糙的绝缘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正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

A、在物块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不变,而库仑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开始阶段,物块加速运动,库仑力大于摩擦力,故A错误.   B、根据库仑力与间距可知,库仑力大小变化,所以物体不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nbs

(2013•静安区一模)如图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

V甲=0.1m×0.1m×0.1m=1×10-3m3①ρ甲=m甲V甲=5kg1×10−3m3=5×103kg/m3   ②F甲=G甲=m甲g=5kg×9.8N/kg=49Np甲=F甲S甲=49N0.01m2=4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底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若要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

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S=mgS=ρVgS=ρShgS=ρgh,由图可知:甲的边长比乙的边长大,因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所以ρ甲<ρ乙.(1)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的体积或相同的厚度时,两正方体的密度和高度不变,所以它们的压强

(2011•卢湾区二模)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

(1)甲的体积V甲=0.1m×0.1m×0.1m=0.001m3;甲的密度为ρ甲=m甲V甲=5kg0.001m3=5×103kg/m3;(2)甲对地面的压力F甲=G甲=m甲g=5kg×9.8N/kg=49N;甲的底面积为S甲=0.1m×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光的正方体物块,在正方体左方有一点光源S.若在点光源S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水平放置一块足够大的平

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连接S′与物体的右上点并延长交地面于点A;连接S与物体的左上点并延长交平面镜于点D,连接S′D并延长交地面于点B,则AB区域为不透明物体右侧能被S照亮的范围,注意补全SC、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