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元素的核外电子为什么不是2882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2 00:50:08
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核内质子数目,为什么不是核外电子数目?都是原子的话,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啊

不好意思,匆忙中读错题了,我知错就改因为如果质子数变,原子种类一定改变,但是,核外电子数变,原子有可能变为离子而不是另外一种原子,所以本质,也就是事物的实质(充要条件),便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的改变当然你

与元素的化学性关系最密切的是核外电子数.这是为什么

应该说与元素的化学性关系最密切的是核最外层电子数.因为当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化合时.只有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以与核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过渡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

Sc2892Ti28102V28112Cr28131Mn28132Fe28142Co28152Ni28162Cu28181Zn28182Y281892Zr2818102Nb2818121Mo28181

37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Rb: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1

过渡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过度金属中有几个不符合排布规律的.如金,银,铬灯.在过渡金属中,如果d能级能够半充满全充满或者空的话就不符合.

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是错了的 为什么

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过渡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你是高中的吗?我当年上的时候高二课本后面附录的元素周期表上面有每个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用原子实形式表示的).

24号元素铬Gr,其核外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为什么不是1s22s22p63s23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und规则.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各个原子轨道上依次排布:1s,2s,3s,3p,4s,3d,4p,5s,4d,5p

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什么那么奇怪

当然有规律保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第一个就是同一电子亚层只能有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第二个就是先充满能级低的电子第三个就是电子层出在全充满,半充满或者全空是稳定的,例如铬铜等就这三个,高中阶

求27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27号元素为Co,原子有4个电子层,分别是2、8、15、2详细电子排布为第一层:1s2第二层:2s22p6第三层:3s23p63d7第四层:4s2

关于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问题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N*N(N为电子层数)同时还有一下规律必须遵循1.最外层电子书不可超过8个2.次外层电子数不可超过18个以此类推.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镧系和锕系为什么没有4f1

物质结构与性质P13页的轨道能量顺序可能有关你去看看,还有Ce就有4f1,最后就是能量什么时候为最低,一是半满,一是全满,还有空轨,具体的能量还有什么最低高中应该不要求了

微粒D+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的为什么是钾元素?

这类题的依据主要是: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而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得电子带负电;失电子带正电D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说明D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

同一周期的元素,为什么核外电子数越大,半径就越小

影响原子的半径大小的因素主要有2个:一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质子数越多,正电荷越大,吸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二是核外电子之间的排斥力,核外电子越多,排斥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素周期律(Periodiclaw),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原子核外电子占了4个轨道的元素是什么?为什么?

原子轨道依次是:1S22S22P63S1~2,所以这种元素是Na或Mg.再问:但答案是碳我就郁闷我问化学老师,他只说不是碳...再答:我看错了是四个轨道、不是四种轨道,2p有3个轨道的,所以应该是碳1

为什么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不是核外电子数不同?老师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是核外电子数,是核电荷数,也就是质子数.对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