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武周时期及开元盛世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6 00:01:48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策开明表现:选官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关系___

政策开明表现:选官制度:唐太宗推行科举制度民族关系:唐太宗以德服人,怀柔羁縻,赢得“天可汗”称号对外关系:唐朝早中期对外交往频繁,兼收并蓄,玄奘到印度取经文化发达表现:科技:雕版印刷术诗歌:李白“诗仙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科举制;“合同为一家”——形容唐与吐蕃关系“回鹘衣装回鹘马”——形容唐与回鹘关系“车书本一家”——形容唐与靺鞨关系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

134.统治者个人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且贞观和开元年间,国家统一稳定.民族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多的,典型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个人认为,官话套话,你不选不行.再问:嗯(⊙_⊙)

开元盛世是哪个时期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1、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2、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3'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请问一下“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及唐太宗,唐玄宗用英语怎样表示,,

开元盛世FlourishmentAgeofKaiyuanEra/Times/Reign(3选1)贞观之治ExcellentGovernanceduringtheZhenguanTimes/Reign(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概念、措施分别是什么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是什么?

贞观之治:  1.隋唐更替,其间的战争是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分别是哪个皇帝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兴盛时期——“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公元581年——公元742年)隋朝于公元581年建立,于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隋文帝采取了

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区别是什么?

贞观之治唐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选官制度_科举制_______________民族关系__分割制____________对外关系__对外开放__________-文化发达表现:科技_指南针_____________诗歌_唐诗三百首_

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景之治都发生在国家大的动乱以后.深谙中国历史一乱一治之理.第二:它们都是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来实现国家昌盛的,治国方略皆深合道家无为之理.第三:它们都是明君开创的可见在封建社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开皇之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进行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如下改革:实行三省六部制;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贞观之治唐朝走上坡路;开元盛世则走向衰落.

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其中哪个时期的统治思想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最接近

文景之治西汉初为恢复经济,不断休养生息,比如三十税一之类的采取了道家的黄老思想(主要是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