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有什么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18:48:24
核电站、核武器的原理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目前还没有利用核聚变的.核武器包括原子弹和氢弹,前者利用核裂变,后者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和核武器的区别在于,核电站反应堆中的裂变必须是可控的,就是想让你裂变就让你裂变,想让你停你就得停

课文郑和航海郑和有什么艰苦的经历

郑和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

有核电站的国家不一定有能力研制核武器?

更多的是考虑政治原因.朝鲜在国际中的地位非常微妙.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共产党)国家,因为意识形态不同,非共产党国家一般都反感.其次由于历史原因与美国的战争,对日本的仇恨,对韩国和中国的敌对.再次朝鲜经

我国能够研制掌握核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有何意义?

你好,以下在下的看法:我们这个世界自二战以来六十多年了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我们回望一下以前的人类历史,世界从来就没有这么和平过.为什么?那是因为超级大国们都拥有了核武,谁都不敢动谁,动一下的预期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何要研制和发展少量的核武器?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

在当时只有美苏拥有,这样做有利于我国打破和垄断,提高国际地位.

60年前的艰苦生活真实艰苦

1960年冬天到山东,我不是以记者身份去采访.记者采访一般是有来人接待的,时间短而且是灵活的.这次下放到灾区,同灾区的农民实行“三同”,不仅生活十分艰苦,而且时间长,甚至是无定期的.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哪几种?

1.核爆炸按照爆炸中心与地面(水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为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和地下(水下)爆炸三种不同方式.2.按核战斗部设计看,主要属于原子弹和氢弹两种类型3.根据原子弹起爆方式不同,它可分为枪式

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几种?

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在不同介质、不同高度(或深度)爆炸的类型.核爆炸方式不同,其外观景象、杀伤破坏作

中国核武器的国防研制有怎么样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核武器研发是基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没有核武器的威慑敌对方的气焰就越发的嚣张有了核武器就有了底气有了在国际社会上说话的本钱历史意义就是提振民族信心展示了国威

核武器的危害

(1)使用大当量核弹和大量使用核弹的可能性在减小.但是全面核战争无疑是一场大灾难、人民大伤亡、全球生态环境大破坏,这是为世人所公认的,这也正是世界人民不断要求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原因.(2)核武

世界上哪个国家产铀?它除了制核武器还能做啥?哪个国家首先研制出原子弹?

有许多国家都产铀.中国、美国、加拿大、伊朗等等都是产铀国.常见的铀矿主要是沥青铀矿,这种矿藏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中最多,这也支持了美国的核工业.世界上最早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是美国,制造了三颗,一颗用

《两弹元勋邓稼先》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文中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有什么作用?

主要表现的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1)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在“要放个‘大炮仗’”这部分集中写了这方面的精神.1950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邓稼先,至1958年已成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

中东地区的那个国家比较发达?有中国厉害吗?要是和中国打能赢吗?他们好像研制核武器很厉害.

中东地区是典型的战乱频发地区,被称为世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巴以冲突为代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因为争夺“圣城”耶路撒冷而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热战,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终日生活在枪林弹雨中.曾经比较发

中国成立以来在核武器研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国的核武器研发是基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没有核武器的威慑敌对方的气焰就越发的嚣张有了核武器就有了底气有了在国际社会上说话的本钱历史意义就是提振民族信心展示了国威

核武器对国家的意义

核武器是一个国家非常规武力震慑的必备条件,一个国家有了核武就具备了一种对外拥有超越常规军备的武力震慑.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外交筹码和硬性强度.比如说美苏冷战之所以没有升级到热战,一定意义上源自双方都

中国为什么要研制核武器,还要说制约核武器发展?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大国的和恐吓,制约核武器发展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减少战争威胁.

邓稼先核武器实验的情节

邓稼先的资料: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