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后必须进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12:05:01
渗碳淬火收缩渗碳淬火后零件变短

淬火后工件收缩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在加工前应该进行退火或者正火处理,这样可以消除工件材料内部在锻打、轧制时所产生的应力,工件经过退火或者正火处理后,再在淬火时,就可以减小淬火的变形量.

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是什么

表面是高碳的回火马氏体和少量碳化物,心部是低碳的回火马氏体

20Cr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非渗碳部位硬度偏高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1.如果表面技术要求以耐磨为主,对转动强度要求不是特别高,可以采用亚温淬火,淬火加热温度定在800~820℃,这样基体硬度在HRC35以下,不影响切削加工;2.渗碳后,进行调质

42Crmo材料渗碳淬火后如何降低硬度

进行退火处理就可以降低硬度!再问:请讲一下热处理曲线再答:http://baike.baidu.com/view/182894.htm去学习吧

各种渗碳钢制造的零件都可以再渗碳后直接淬火 正确吗

一般的工艺都是先调质,然后渗碳,淬火.如果不经过调质的预处理很难保证材质均匀,及芯部的材质强度.

渗碳淬火后的零件变形有多大?

一般来说数值会变大的,不过不大,只有几十丝而已.

低炭钢渗碳后要回火吗?渗碳后硬度会提升吗?

钢材在热处理后的硬度主要与其含碳量成正比,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就越高.如20CrMnTi因其含碳量为0.2%左右,其淬火后的最高硬度在45HRC左右;而T10钢的碳含量约1%,其淬火后的最

20CrMnTi 渗碳淬火后用多少度回火啊?

说一下我这里的工艺,20CrMnTi渗碳淬火,主要是3-6.5模的齿轮,回火温度通常在180-200℃,时间2-3h,表面硬度56-62HRC.查看原帖

渗碳后怎么一点硬度都没有呢?

具体的材料和工艺说说看才能判断再问:45#钢.滴控井式炉.滴液是航空煤油,温度920度.冷却液是变压器油.就是一点硬度也没有...再答:从工艺上看没什么问题,保温时间根据渗碳厚度要求来定。建议你检查一

渗碳淬火后马氏体的问题

20Cr淬火后心部是低碳马氏体,也就是平行排列的板条马氏体,腐蚀后是黄色,这和腐蚀的深浅有关,一般条件下,无法定性.

有一直径为20mm工件,材料为20钢,经过渗碳后空冷,随后进行正常的淬火和回火,试分析工件在渗碳空冷后和淬火后由表及里的

渗碳后由表及里的含碳量依次为:高、较高或中、低.空冷就是正火,空冷后表面浅层相对于渗碳层有一定脱碳现象,所以空冷后的组织依次为:渗碳体或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珠光体、珠光体、铁素体(较少)+珠光体(

腐蚀后的金相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如何区分?

要做到很好的区分,还要看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比如说一般热轧钢,基本就是铁素体与珠光体组织,当然可以在珠光体组织中找到条状的渗碳体.对于淬火后的,铁素体一般以脱碳的形式存在,所以一般在零件的表面,或者是先

4%硝酸酒精腐蚀后的铁素体、渗碳体颜色

一般来说,铁素体是白色的,渗碳体也是白色.要区分两者可以用苦味酸钠.再问:这是用4%硝酸酒精腐蚀的么再答:硝酸酒精腐蚀两个都是白的给你个网址再问:4%硝酸酒精腐蚀后的铁素体、渗碳体,可以根据亮度区别么

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 )后才能使用.A、淬火加中温回火 B、淬火加低温回火 C、淬火加高温回火

渗碳后淬火加低温回火,一般160-200℃,主要是去应力,温度太高会影响渗碳层硬度

关于齿轮渗碳后,淬火加热时碳势最佳是多少?

20CrMnT材料的齿轮可以用0.8左右的碳势,高合金材料更应该低些.前期渗碳碳势要控制好,过高难以扩散,残奥超标,过低表面硬度难以保证,当然残奥的量还与淬火温度、油的冷却温度以及冷却强度有一定关系.

20CrMn渗碳后分别空冷和进行一次淬火

20CrMn渗碳空冷后,中心部为原始组织(铁素体+珠光体,或索氏体)表面渗层为珠光体+渗碳体(多为网状);渗碳淬火后,视工件有效截面大小,中心部或为索氏体+游离铁素体,表面渗层为淬火马氏体+渗碳体+少

渗碳后二次淬火为什么会细化晶粒

渗碳后二次淬火会细化晶粒,但成本高,变形大.查看原帖

本质细晶粒钢在渗碳后可直接淬火,而本质粗晶粒钢在渗碳后必须二次加热淬火,这是为什么?

渗碳是在930℃进行的,在该温度下长时间保温会使钢的晶粒长大.本质细晶粒钢,渗碳后晶粒度一般在5级以上,也就是比较细;而本质粗晶粒钢晶粒将长的很大,即在5级以下.晶粒大者,淬火回火后机械性能变差,尤其

42rmo淬火渗碳后硬度不够是否还可以在进行淬火渗碳处理?

是42crmo吧?具体要看组织的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硬度不够,碳势过高过热残奥多了也会引起硬度不够,这种情况下加个二次常规淬火就行了.如果是加热温度不够碳势过低可以考虑补渗,不过多次淬火后应考虑变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