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2 06:14:13
一个人,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

应该是半坡遗址···很久以前在黄河流域诞生了华夏民族,在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文明被毁灭之后只有华夏文明将它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半坡遗址是原始居民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它位于西安市以东约六公里浐河东岸的半

刻画猪纹黑陶钵的出土,反映了河姆渡氏族聚落在哪两方面的进步?

猪纹黑陶钵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母系氏族社会最有特色的原始手工业部门.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以前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的一元论,使人们认识到南方长江流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表明长江流域

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是?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黑陶钵与出土于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分别说明了什么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黑陶钵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制造黑陶,出土于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图案说明半坡人已经具有审美观.

半坡遗址出土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 根据这个陶盆推断出生活情况

半坡居民已开始使用彩陶,出现了原始捕鱼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舟是做什么用的,它说明了什么求解答

河姆渡遗址最底层出土的船桨和小陶舟是用来渡河的.通过小陶舟说明了他们已能制造跨越江河湖海的独木舟,拥有制造木船的本领.

根据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和远古传说,描述原始农耕时代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建造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等,最厚的地方达一米.出土的稻谷色泽金黄,经人工鉴定是人工栽培的晚稻.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相同点

1.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我国人类遗址2.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3.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从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我们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这题目是有套路的,随便说都可以说明了制陶业的发展说明了农业的发展说明了人们开始有审美观念说明了人对某某某物的崇拜LZ看着那些适合自己套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的功能是什么

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即来),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吗?

不能,因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并不是最古老的,为7000多年前,并不具备最佳说服力.1989年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水稻为9000多年前;1999年广东英德牛栏洞出土了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经测定为

A.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B.周口店遗址D.大汶口遗址 是怎么排序的?

B.周口店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A.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年左右C.河姆渡遗址,新石器中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D.大汶口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5000年

在山顶洞人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中谁的位置在最东

山顶洞人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河姆渡在浙江地区,半坡遗址在陕西西安,大汶口在山东泰安地区,应该是河姆渡比较靠东些希望采纳

刻画猪纹黑陶的出土,反映了河姆渡氏族在哪两方面的进步?

猪纹黑陶钵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母系氏族社会最有特色的原始手工业部门.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以前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的一元论,使人们认识到南方长江流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表明长江流域

蛋壳黑陶杯的出土,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这件高柄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