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显微下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图中3所示结构是绿色的,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1 10:16:03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若遇到盐粒,会

若遇到盐粒.会立即游向肉汁一端:并发现有肉汁的一端草履虫静止不动或原地游动;说明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图中3所示结构是绿色的,你认为其原因是

草履虫是吃一些浮游植物和单细胞藻类植物的,图中绿色部分是它体内食物泡里面没有消化的叶绿体.科学之阶团队为您服务

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

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来观察草履虫时,发现它的食物泡所示结构是绿色的,你认为其原因是?

草履虫以水体中的藻类为食,藻类属于植物类细胞,其内部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叶绿素(绿色)所以食物泡才会显现绿色

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小华同学提出既然光路具有可逆性,将目镜与武警的位置互换,同样可起到“显微”作用,

1.在显微镜中,虽然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是,在显微镜中,目镜的焦距较大,物镜的焦距较小2.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想想看啦,能反过来吗

在液滴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 )和( ).

在液滴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 )和(结构 ).

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要求同学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进行观察.因为培养液的表层草履虫数量最多.

有,为什么不是中层,底层的数量最多,而是表层假设表层可以吸收到的阳光最多,获得的热量最多,所以草履虫一般在表层活动对假设的验证试验设计:在一间黑暗的房中,或者一个局部黑暗的环境,在草履虫培养皿的下方安

观察草履虫时为什么要在液滴中放少许棉花纤维?

由于草履虫游动比较快,不便于观察它的细胞结构,在液滴中放少许棉花纤维就是要减缓它的移动便于观察单细胞结构特点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草履虫是为什么

有以下可能:1.显微镜下没有草履虫2.在你观察的时段,显微镜的可视范围中没有草履虫游过3.显微镜坏了4.显微镜的焦距没有调好.5.你的眼睛有点模糊.6.草履虫透明,不太容易看得到,应当染下色

草履虫在显微镜的观察下时有时会呈现绿色,是因为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以食单细胞藻类为生它体内有绿色因为它吃了绿色的藻类没有消化干净所以答案是3

用显微观察草履虫,必须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你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

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油.在载玻片上放一些胶水.用吸水纸把水吸干这三种方法都可以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如果看不清纤毛,应该如何调节(  )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因此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用暗视野.选项中,减小光圈可以使视野变暗.故选:A

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吸取的是培养液(  )

草履虫是好氧型生物,而表层氧气多,所以培养液表层的草履虫多.再者表层水温比底层高,表层水中含氧量多,表层光照充足,表层食物多,适于草履虫生活.所以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了吸取草履虫,应吸取培养液表层.

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碳素墨水,几分钟后将草履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黑色的结构最可能是(  )

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在草履虫培养液

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要求同学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一滴培养液进行观察.这是因为培养液的表层草履虫数量...

(1)为什么培养液表层草履虫数量最多?(2)表层水温比底层高,表层水中含氧量多,表层光照充足,表层食物多……(3)方案需针对假设而定.如设置不同的温度环境,观察什么样的温度条件更适合草履虫生活.

在多少倍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观察草履虫显微镜,过去使用普通生物显微镜,由于草履虫已经达到1-2毫米量级,若使用60倍以上的倍率,很容易使目标超出视场范围.因此,建议使用10-30倍观察草履虫全貌,使用60-100倍观察草履虫的局

要观察草履虫放出刺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应用:高倍镜,缩小光圈 为什么?

高倍镜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因为刺丝本身很小,大概放出后会在草履虫周围发出约草履虫身宽一般的一圈东西.缩小光圈是因为刺丝本身是半透明状的东西,如果开高背光,刺丝会被光照得近乎透明,根本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