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实验是将a粒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5:58:38
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什么(3点)

一下是我在英国高中物理课上学到的,翻译成中文嘿嘿~1.因为大多数α粒子没有受任何影响直接通过金箔,所以原子核之间肯定有很大的空间.(只有1/2000个α粒子被散射)2.因为有一部分带正点的α粒子被完全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

原子结构并不是想汤姆森所说的大量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也就是所谓的(西瓜模型或者是葡萄干模型)原子内部是由原子核分布在原子中心位置电子则呈环状分层的分布在原子核周围,这就是a粒子散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事实是

大部分电子沿原运动方向运动,一些电子的运动方向发生偏折,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理由是

打出的a粒子绝大多数直接穿过原子,说明原子内大多数空间是空的;少数发生偏转,那是靠近了原子核受到排斥;极个别发生大角度偏转,那是撞到原子核被弹开了.所以确定原子内有一个原子核,集中了所有正电荷.

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第一次显示了?

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内

卢瑟福散射实验中是如何测量散射粒子的?

他是和他的学生一起完成这个实验一个人记录,一个人数数数的就是荧光屏上闪光的次数两个人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

关于卢瑟福的a粒子实验散射实验结果(初中)

A他由实验得出的结论再建立了模型图上跳过了得出结论直接画出模型所以选A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是什么样的

现象一说明原子内部很广阔,半径是10的-10次方,原子核半径是10的-15次方现象二说明了原子中央(原子核)带正电现象三说明了原子中央(原子核)集中了全部的正电荷合绝大部分的质量

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什么有的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是因为碰到了核外电子吗?

α粒子带正电而原子核同样带正电由于同性相斥距离比较小所以产生了排斥力致使α粒子改变了运动方向这也可以说到牛顿运动定理的一句话:力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因为有了力所以α离子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的事实是_______卢瑟福据此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理由是_____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只有原子的几乎

下列各组粒子中前者是A粒子,后者是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正确选项为A,是CO2B生成MgOC生成Na2OD不发生反应.再问:错了答案是D再答:你的答案不对,D选项中,A是He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性质稳定,不发生化学反应。再问:参考答案是D再答:嗯,你对

下列事实说明原子还可以在分的是() A通过STM观察 B根据水的电解实验 C根据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C因为只有C中从原子中分离出了新的粒子,a粒子再问:为什么再答:a粒子是原子中的一种放射线。D中是物理过程,存在也只是以离子的形式,B中水的电解,是用电解的方法将水电解氧气和氢气,并只是原子的重新结合

如图(a),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

负电子从a运动到b,由速度时间图线得到负电荷做加速运动,故电场力向右;AD: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反,故场强向左,沿场强方向,电势变小,故B点电势较大,即Φa<Φb,故电势能Wa>Wb,故D正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方颖(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315500)在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一课中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是用射线打击金箔,课后有学生问到“为何卢瑟福选择用金箔?是否

电泳实验中胶体粒子与电极直接接触将产生什么后果?

直接接触的话胶体的亚稳定状态会被破坏,在电极处开始发生聚沉现象.

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与其他科学事实,说明为什么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推断是正确的?

1.原子核一定带正电___________RIGHT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核很“坚硬”,不能穿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子核相对于院子而言体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发现粒子什么

他发现大部分的a粒子都正常通过少数偏折甚至弹回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原子核从而否定了葡萄干蛋糕模型,建立原子行星模型

关于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你把概念混淆啦.说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是做实验以前,大家对未知的原子不正确的猜测,叫枣糕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完全否定这一模型,并建立起了正确的原子核模型.枣糕模型说的是,当时已经观测到了原子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