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交点坐标.缓和曲线长度.转角值求半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04:10:16
缓和曲线坐标如何计算?曲线要素以给你

1.先求象限角推方位角推转角2.再求交点间距,设半径,速度,求曲线要素3.桩号推导(找本道堪书,公式都有!)再问:我有公式你能具体算一下吗?

CASIO缓和曲线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

CASIOFx-4500p曲线上任一点坐标计算程序F1:HHQXZBL1AbsW"FixmC=>"=7=>Fixm:GotoF/⊿Z=E7A"ZJ"/AbsAN[9:A=AbsA:Q=R+S"Ls"2

已知两点坐标 距离 如何推算方位角?这段是缓和曲线!起点坐标 X 144543.683 Y 125333.199 终点坐

缓和曲线的方位角等于直缓点前直线的方位角.再问:我这个是第二段缓和曲线方位角该怎么算?再答:你是要计算出方位角输入线原法计算程序数据库?

寻找个软件,已知缓和曲线起点终点坐标,起点方位角,参数A 来计算任意中桩边桩坐标

你可买一本《测量实训手册》有算例看一两遍就懂了,当然你得会测量这是基础,其次要结合施工公路设计技术修订参数,最好有时间学习C语言,制作小软件,以后就好处理数据了

什么叫圆曲线交点坐标?什么叫做缓和曲线交点坐标?

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一一分析:1、坐标是标明点位置的参数,根据不同的坐标系,坐标值有所不同.2、在道路工程中,坐标系往往采用直角坐标系,分别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工程坐标系,坐标往往是P(x,y).3

已知曲线其中几个交点坐标及桩号怎么求另外几个交点坐标?

还需要上一jd坐标,要素不全面.再问:上一个为JD4交点坐标:X=3418733.241Y=613257.238再答:交点坐标计算方法:用jd4和jd5求出坐标方位角;加上jd5的转角值,就是计算jd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

建议采用线元法,缓和曲线、圆曲线分开计算,这样计算很简单而且精度高.如有需要请说清楚是要手算公式还是fx5800计算器程序.再问:您那有的话公式程序我都想要,谢谢啦

知道交点的坐标,右角,缓和曲线长度,曲线总长,切线长度,半径,直缓点里程,怎么求直缓点坐标啊?

要一个方位角由交点坐标切线长度来算ZH点再问:恩,我是先通过两交点计算出方位角,再用交点坐标切线长计算ZH坐标,对不?再答:对的

公路缓和曲线坐标、方位角计算步骤

不用那么麻烦,下载个测量软件很轻松,QQ:386850278,帮你解决.

缓和曲线的交点桩号有意义吗

你好,一般缓和曲线是不直接提供交点桩号的,设计院的普通线性为圆曲线带缓和曲线,那么这个交点桩号则是圆曲线的曲中点所对应的法线位置.为什么要求交点桩号呢?因为很多设计院都直接提供交点坐标和桩号,国外的一

缓和曲线局部坐标转线路施工坐标公式?

醒着的思想干些什么……你取下我的一生,如同取自壁架,接着一只小兔蹦了出来,喝着一种让你原地待命准备猛烈开火的酒在平静中渴望着,另一个不那么有趣.空气水洗后,哈哈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坐标公式其实是根据无限趋近的原理来计算的,其公式有无限项,如果曲线过长只取公式前几项计算误差很大,我最近也在琢磨坐标计算的精确方法,目前我采用

平面曲线 已知条件有坐标 偏角 前缓和曲线 后缓和曲线 切线长 怎么求起点里程

你这些要素里至少还欠缺一个里程要素.如果没有这个里程要素,就算能计算得到其它数值,也不知道这一段平面曲线在哪一段里程内,那也就求不出起点的里程值了.

如何合理设计公路平面缓和曲线缓和段长度

缓和曲线是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采用的最常用的线形之一.缓和曲线是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逐步渐变为R的回旋线,不仅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而且使公路的平面线形顺适美观,具有良好的视觉效

匝道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

缓和曲线坐标公式其实是根据无限趋近的原理来计算的,其公式有无限项,如果曲线过长只取公式前几项计算误差很大,我最近也在琢磨坐标计算的精确方法,目前我采用的是比较原始的偏角法放线(目前我是修铁路),我感觉

缓和曲线长度和曲线长度的区别?

缓和曲线是要加在直线段和圆曲线之间的.定线的依据是缓和曲线长、圆曲线半径和圆心角(或圆曲线长),缓和曲线长与圆心角无关.具体的你可以参考《铁道工程测量》王兆祥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是指圆曲线单侧缓和曲线的长度最小值,还是指圆曲线两侧缓和曲线长度之和的最小值

是指圆曲线单侧缓和曲线的长度最小值再问:那比如是20Km/h的设计车速,规范要求的平曲线最小长度是40m,圆曲线最小长度是2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是20m平曲线包括了圆曲线和两侧的缓和曲线,这样算的话

1用全站仪进行道路缓和曲线放样,首先定义道路,提示要输入交点桩号及坐标,请问这交点是ZH点的坐标吗?

q=Ls/2-Ls^3/(240×R^2)(m);p=Ls^2/(24R)-Ls^4/(2384×R^3)(m);  β=28.6479Ls/R(.);  T=(R+p)tan(α/2)+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