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地相连电荷由地到导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7 01:30:24
静电场的导体与电介质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球外有一电荷为q的点电荷,已知该点电荷到球心的矢径为向量r,静电平衡时,感生电荷

与点电荷q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导体内合场强为零,点电荷产生的场强与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矢量和必为零.

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绝缘导体之间,对称地放着两个相同的导体ab、cd,现用导线将a、d连接起来,下列判断中正确

这两个导体每个都是等势体,但由于导体所带电荷为等量异号因此两导体彼此电势不相等(你可以用V=Q/4πε0R来理解,Q要带正负,明显两导体电势不等)导线连接以后,为使各处电势相等,因此有电荷定向移动,形

空腔导体内有个电荷,证明导体内场强为0

金属屏蔽是屏蔽外电场让内部不受外部影响,每办法屏蔽内电场的.所以内部有电荷时场强不为零

地面通过导体传出的电荷,与导体上所接触的带电体中和时从大地中只传出带负电的电荷吗

你很有想象力,首先,大地是不带电的.再则,只要存在电位差在加上回路,就会产生电流.所以,会发生电荷中和.

导体球壳B有正电荷Q,内部有导体球A,用细金属丝通过B上的小孔与大地相连,则导体球带什么电荷

未接地时,导体球A电势高于地,接地后,其上有正电荷流入大地,出现多余负电荷.故导体球带负电.

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 )时,导体不受到磁场的作用

平行.因为运动方向要与电流和磁感线同时垂直,电流与磁感线平行或垂直则不受力.好比切割磁感线起电一样,导体与磁感线平行,没有感应电流.追加哦~

手触摸带电导体电荷中和原理

解题思路:根据静电场的相关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问题分析说明。解题过程:无论是导体带正电还是负电,都可以用手触摸,使其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如果导体带正电,用手触摸时,大地中的负电荷通过人体进入导体,使其中和

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把导体两端的电压由4V提高到6V,则流过导体的电流将由1.5A

在电压为4V时算出其电阻R=4/1.5=2.67欧当电压为6V时电流I=V/R=6/2.67=2.25A所以选B

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这里的电荷是导体自身的电荷(即导体内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2.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这的电荷是导线本身的电荷.3.电池既带正电又带负电

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电荷到表面电势差

那么导体内部电荷移动到导体表面做功吗?导体内部是没有电荷的有电视差吗?等势体就是整个导体电势相等.所以没这是导体中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达到的一种稳定的分布

大物 电荷与电场 静电场中的导体

1分母那里有2的分式是:大平板均匀分布电荷在平板两侧产生的电场值.这个数值可由高斯定理证明.2下面的两个式子是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导体板内的电场也是四个面电荷分布产生的电场的叠加,根据静电平衡条件,这

光滑导电圆环轨道竖直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轨道所在平面垂直,导体棒ab的两端可始终不离开轨道无摩擦地滑动,当ab由

应该是D吧,没有有效切割长度...或者选一个回路用d通量/dt考虑再问:是D呀,为什么没有有效切割长度?第二个思路是不是根据Δfai=B*ΔS/t,因为ΔS=0,所以平均电动势是0,没有电流通过?再答

电荷q在一空腔导体内,将电荷与空腔内壁相连接,空腔内部是否存在场强?外部场强分布规律如何?

由高斯定理,内部场强处处为0,外部场强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为与理想导体相连,必然等势

关于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完全正确.(前提,题中涉及的物体都是导体)

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电荷有正负只分,电子表示的是带负电荷的粒子.练习题中,A应该是带正电荷的验电器,所以连接到B以后,B的自由移动的电子就转移到A上去,和A的正电荷中和,最后应该AB都带有显示出带有正电的.再问:如果A带

1.用导线把俩个带异号电荷的导体相连,导体中的电流只能存在一瞬间,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导线中可以产生持续的电流,这

1.因为有电源的存在所以导体中的单位面积的电荷会源源不断的流动所以是持久电流2.10^19个3.I=q/t=2Лrle/t=2Лrve

“只要导体中有了自由电荷移动,导体中就有电流 ”

导体中都有自由电荷,否则就不称为导体了,而导体要有电流是有条件的:1.电路必须是闭合连通的;2.有电源且有电势差.这样自由电荷才能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导体的电荷的分布一个空腔导体带正电,用一根导线将不带电的验电器和空腔导体内部相连接,为什么验电器下的金属箔张开了. 如果

验电器与金属箔相连后,验电器与金属箔构成整体,电荷重新分布在这个整体的外表面,而金属箔当然是这个整体的外表面.外表面空腔导体电荷都分布在外表面的原因是:它既然是空腔导体,外表面一定大于内表面,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