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1 08:38:15
均田制的破坏为什么导致府兵制的崩溃?

因为府兵制下府兵是半耕半军,府兵在战时要自备武器,但是同时因军功可以有勋田(免赋税),既然田都没有了这些府兵也不可能再半耕半军了,武器他自己也负担不起

北魏均田制的内容包括?

具体内容从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实行「均田制」的诏令,先立户口确定人数,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政府.桑

均田制!请问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好处和作用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好处和作用: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

均田制是怎么被废除的?

北魏隋唐时期在田制上实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文明太后冯氏据汉官李世安建议,颁布均田令,“均给天下之田于万民”以“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均田制规定:[1](1)男子15岁以上授露田(一般农田)

均田制的废除何时

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再问:你答对了,你的历史貌似挺好吧

对比隋唐时期的均田制

隋代均田制:大致采用北魏的授田制度,隋代规定男丁年十八受露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死后归还田地,另外桑田每丁二十亩,不需要归还.唐代均田制:大体承袭隋代,男子十八岁以上的授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

唐代均田制“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这句话是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能不能帮我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周密的土地法令.均田的具体办法,都载于《魏书·食货志》内,对于授田的土地种类和田亩数额;田地的还授制度和买卖土地的限制;宽乡、狭乡的土地分配;各式户口的受田办法以及授田顺序等

均田制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土地不足分配2,制度本身存在矛盾3,土地兼并4,吏治败坏

唐朝中期,均田制被破坏.请问,其原因是什么?

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魏开始推行,到唐朝中期瓦解,它的实行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瓦解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古代史》(高中选修本)对均田制仅作简单的交

为什么均田制被破坏后,府兵制就面临崩溃?为什么募兵制就得以实行?

府兵制和募兵制发区别:1、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起源于西魏,完善于北周、隋两朝,盛于唐太宗之时.府兵制遂与均田制结合成为兵农合一的制度.唐太宗时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达到了比较完善

均田制被破坏带来了哪些历史影响?

1、土地越来越集中,导致阶级矛盾加剧.2、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没有了保障,社会基础不稳定.3、地主官僚私吞土地,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4、均田制别破坏后与当时相应的土地征收税制不统一,很多无地

均田制的内容和效果?

均田制的内容:(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

均田制的内容是什么啊

均田制的内容如下(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

为何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日渐破坏?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面衰的转折点.它的发生一是唐朝天宝年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的产物,二则是府兵制瓦解的产物,而府兵制的瓦解有根源于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对均田制又是一次大破坏,这使均田制更难于推行,反映在

下面选择题为什么选()的原因还有均田制破坏根源是什么 1.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

排除法.A,不对.没有说明是必然性.C,不对,题干没有详细说原因,只是说太平日子过久了,人口多了,不重复给了等等,表面文章,不是深层次原因.D,更不着边了.所以选B.另外,均田制破坏的真正原因,还是唐

均田制的发展过程

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

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即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北魏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赋税收入受到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北魏均田制的特点

解题思路:您好,本题是对于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的考查,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土地的农民,征收租、调。解题过程:答案B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