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呈现什么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2 16:36:10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

1楼说的很详细,补充一下:1911年溥仪在北京故宫退位应为1912年2月12日!

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更替呈现什么变化

一般的动物和人类似吧植物晚上呼吸作用白天光和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呈现什么特征?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联合——对立——联合——对立意识形态不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谁为主导的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南京的大事件

1.南京条约签订2.太平天国定都于南京,号天京.3.民国定都南京4.南京大屠杀5.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汪伪政府6.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攻下南京

在我们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叫国民革命,什么叫共产革命?二者的关系与区别?

国民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而共产革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二者都是反帝反封建,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呈现什么特征?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得出什么启示?

(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特征:从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2)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因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关系

本人非常喜欢历史所以历史也是我的业余爱好吧.以下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其他目的性的回答.  首先第一个共识:两党都需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即都公开表示反内战共发展.但是两党之间的阶级立场以及利益立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了三次变化.说明三次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

1840年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时期.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时期

关于几道初二历史题:1、国共合作两次分别的时间是?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分裂造成了怎样的后果?3、中国近代史上,国

1、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至1927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23到1946年6月2、第一次,直接后果北伐失败,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共产党建立自己的军队政权,国共对峙十年1927_1937,蒋介

中国近代史上,造成国共关系变化特征的因素是什么

特征:从合作到分裂,从再次合作到再次分裂.(2)结合史实概括分析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因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近代史上 中日关系变化呈现出什么特征?

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被人欺负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破裂造成了什么后果?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中国陷入黑暗的军阀时期,战乱频发.第二次: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号召成立联合政府,国民党继续坚持一党专政,撕毁双十协定,解放战争爆发.启示:对于两党的对立,其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封建王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史了)第一次:列强的侵略,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的丧失,成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第二次: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清政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社会性质变化是哪三次?

1、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3、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更替)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抗战胜利后,国共之间的关系

从合作马上转变为斗争,其实在抗战期间,国共之间小摩擦就不断,所谓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安徽的大事

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现代的: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凤阳)

地轴和月轴在空间上呈现什么位置关系?

空间异面(就是不平行、不垂直).LZ可以参考百科里面“月球”、“黄道”、“白道”等词条.月球有背面我们看不到,和两者的轴心相对位置无关.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称为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