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读后流泪的文言文如陈情表,出师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12:34:17
陈情表是谁写的?

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陈情表原文陈情表是谁写的?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224—287年),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

陈情表的课文概述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

陈情表的全文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全文参考http://baike.baidu.com

陈情表的文言文

作品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1],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

文言文 陈情表的读音

【陈(chén)情(qínɡ)表(biǎo)】(李(lǐ)密(mì))臣(chén)密(mì)言(yán):臣(chén)以(yǐ)险(xiǎn)衅(xìn),夙(sù)遭(zāo)闵(mǐn)凶(x

陈情表(李密)的历史背景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彭山人.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李密以对孝敬甚笃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初仕蜀汉为尚书郎.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力辞.

李密写陈情表的时代背景

李密本是三国时期蜀国人,是蜀国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士大夫之一.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

陈情表的练习

解题思路:实词解题过程:一.解释下列实词(1)供养无主主(无主:无人主持(供养祖母的事务))(2)辞不赴命辞(推辞)(3)州司临门临(到)(4)奉诏奔驰奔驰(奔走效劳)(5)举臣秀才举(考中,考取)(

陈情表的主旨是什么?

《陈情表》的“情”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理一、情况.申说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不能离开,皇帝征召,虽感念国恩,却难以赴命的两难处境.二、情感.字里行间,传达了与祖母的一片深情.三、情理.圣朝的主张与自己的请求

“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必不忠也,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必不孝也 .”是谁说的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的,全句是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陈情表"的翻译

【译文】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

陈情表 的主旨?

《陈情表》的“情”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理一、情况.申说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不能离开,皇帝征召,虽感念国恩,却难以赴命的两难处境.二、情感.字里行间,传达了与祖母的一片深情.三、情理.圣朝的主张与自己的请求

文言文陈情表?

原文:【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文言文 陈情表(李密) 全文翻译

你是手机问的,全文翻译字数过多,超过能回答字数的上限了,你上百度打陈情表(李密),出来的第一个就是百度知道的,那个翻译的很全,还有字的解释

出师表 陈情表 异同苏轼说:“读<出师表>不流泪者,是为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者,是为不孝.” 请简要比较两篇文章的的

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自古以来,以《出师表》与《陈情表》最为后人称道.文以厚德载物,以实情动人.这两篇表之所以铭传后世,很大原因就是这个“情”字.所谓以词达意,以语传情,两篇文中的“情

陈情表的名句陈情表中常考的句子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4.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陈情表这篇文章的作者如题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224—287年),晋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