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5:05:13
《喜雨亭记》的解释?

喜雨亭记〔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

阅读喜雨亭记 回答p40

再答:望采纳。

喜雨亭记中统领全文的句子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

《喜雨亭记》中苏轼通过对“喜雨”的抒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苏轼通过对“喜雨”的抒写,表达了与民同乐、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相同之处,均是心系天下黎民百姓,关心民间疾苦,甘为老百姓奉献,以百姓之

喜雨亭记文言文 重点字翻译 全文翻译

[1]志,记.  [2]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这种禾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而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嘉禾》文已佚亡,今《尚书》仅存篇名.(《尚书·周

《醉翁亭记》与《喜雨亭记》的问题

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文言文翻译《喜雨亭记》

原文  亭以雨名,志[1]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2];汉武得鼎,以名其年[3];叔孙胜狄,以名其子[4].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5]之明年[6

喜雨亭记的阅读答案

答案:17.(3分)(1)跟从,随从(2)第二年(3)下雨(各1分)18.(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

苏轼《喜雨亭记》 译文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

苏轼《喜雨亭记》干支推导求解

文中说“越三月乙卯乃雨”,应该是指到了三月才下雨,所以那天的农历日期肯定应该是三月二十,而且按1062年算也没错,文中明确提到了“至扶风之明年”,所以肯定是第二年了.网上也有说是三月的,这里有个算法,

《喜雨亭记》第一段的表达效果

苏轼通过对“喜雨”的抒写,表达了与民同乐、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相同之处,均是心系天下黎民百姓,关心民间疾苦,甘为老百姓奉献,以百姓之

喜雨亭记的解释

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

苏轼的喜雨亭记怎么翻译啊?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

苏轼《喜雨亭记》解析!

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  “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说,“夏四月不雨者

喜雨亭记翻译

原文  亭以雨名,志[1]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2];汉武得鼎,以名其年[3];叔孙胜狄,以名其子[4].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5]之明年[6

喜雨亭记的翻译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

喜雨亭记 表现出苏轼的什么思想感情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全文紧扣“雨”字,先从亭的命名缘由写起,接着记叙建亭经过,然后点出主题(雨与国计民生的关系),最后以歌咏作结,不仅显示出逻辑推理的力量,而且避免了行文的枯燥无味.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喜雨亭记 苏轼 题目答案

1.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件事都很有

喜雨亭记的讲解

《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说,“夏四月不雨者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