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均田制的好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5:11:04
为什么唐朝实行均田制反而导致土地兼并

你没有搞懂均田制的实行范围,唐朝均田制不是全民的,而是在不触动现有贵族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土地再分配,有着固有的缺陷,我们具体分析一下:1.均田制的实质就是李唐王朝在王室贵族与平民百姓之间做出的利益权衡

北魏均田制的内容包括?

具体内容从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实行「均田制」的诏令,先立户口确定人数,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政府.桑

均田制!请问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好处和作用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好处和作用: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

北魏和唐朝实行均田制的背景的相似之处

王朝初年,战乱刚刚平息,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一些农民被迫依附于豪强成为农奴,为了稳定秩序,增加财政收入,朝廷就实施均田制.

均田制的废除何时

唐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再问:你答对了,你的历史貌似挺好吧

为什么唐朝实行均田制反而导致土地兼并?

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魏开始推行,到唐朝中期瓦解,它的实行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瓦解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古代史》(高中选修本)对均田制仅作简单的交

对比隋唐时期的均田制

隋代均田制:大致采用北魏的授田制度,隋代规定男丁年十八受露田八十亩,妇人四十亩,死后归还田地,另外桑田每丁二十亩,不需要归还.唐代均田制:大体承袭隋代,男子十八岁以上的授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

唐朝中期,均田制被破坏.请问,其原因是什么?

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魏开始推行,到唐朝中期瓦解,它的实行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瓦解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古代史》(高中选修本)对均田制仅作简单的交

唐朝与北魏均田制的区别?

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时约三百年.北魏初年,华北及中原地区由于

均田制的内容和效果?

均田制的内容:(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

比较北魏到唐朝均田制的变化及其作用

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  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时约三百年.  北魏初年,华北及中原

均田制的内容是什么啊

均田制的内容如下(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均田制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魏开始推行,到唐朝中期瓦解,它的实行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繁荣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瓦解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然而《中国古代史》(高中选修本)对均田制仅作简单的交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数额不等的职分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北

日本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的作用?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促使很多豪强地主贵族通过各种方法获得大量土地,建立起庄园.随着封建兼并的进行,到10世纪中期,农民大批破产,庄园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已无田可班,班田收授法被废除.

为何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日渐破坏?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面衰的转折点.它的发生一是唐朝天宝年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的产物,二则是府兵制瓦解的产物,而府兵制的瓦解有根源于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对均田制又是一次大破坏,这使均田制更难于推行,反映在

北魏均田制与唐朝均田制相比有何不同

隋唐均田制之特别在於北朝奴婢和牛只亦得受田,奴婢人数亦无限制且牛亦得授田60亩,以四牛为限,共240亩,比贫农所得80亩,多出三倍,由此可推知当日土地应多人口未繁,故能分及奴婢牛只,亦配合北魏均田以增

均田制的发展过程

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

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即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北魏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赋税收入受到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北魏均田制的特点

解题思路:您好,本题是对于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的考查,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土地的农民,征收租、调。解题过程:答案B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