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溴化钾.溴化钠的混合物5g,和过量硝酸银溶液反应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02:03:58
1.有3.0 g样品含有氯化钠(NaCl)与溴化钠(NaBr)及其它杂质,今以0.1043 M 硝酸银(AgNO3)溶液

1.氯化钠8.5890%溴化钠4.1283%再问:����ܳ���һ�¼���ʽ��?再答:��д�

将10.000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

用差量法计算,哪里有疑问?设KBr的质量是x.Cl2+2KBr=2KCl+Br2△m23814989(238-149)x0.817g238/x=89/0.817x=0.5g溴化钾为0.5g.加入碳酸钠

今有1.525g碱金属单质与其氧化物(R2O)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映生成1.96g碱,求混合物

就是两个化学方程式联立解哈!碱金属和其氧化物都要和水反应生成碱

如何鉴别 氯化钠 溴化钠 溴化钾 碘化钾溶液

先加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黄色沉淀的是碘化钾,出现淡黄色沉淀的是其余两个再用焰色反应黄色火焰的是溴化钠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的是溴化钾

有Na2CO3、NaH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4g

三种物质只有第二种加热分解,所以失去的重量全为第二张物质分解反应释放的水,反应如下:2NaHCO3=Na2CO3+H20+CO2其中水和二氧化碳全为失去的物质.1681061844xy0.62得x=1

今有1.40g的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1.7g碱,求混合物的成分及其组成.

我引用ysf612对一道题的解法来说明本题的解题思路取77g表面已被氧化的某种碱金属,使之与足够的水反应,隔绝空气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120g无水晶体,判断金属是哪一种金属?物质中碱金属和氧化物质量各

高中化学的碱金属的一道选择题:今有1.4g碱金属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1.79g碱,则该混合物是

设该碱金属单质为R,其普通氧化物就为R2O.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若都为碱金属单质可得,1.4g/X=1.79g/(17+X)求得,X=61.0若都为其普通氧化物可得,1.4g*2/(2*X+16)=1

将10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氧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高压),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

74.5是KCl的相对分子质量100是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x+75.5/119y+z=9.813是指由KBr变成了KCl后质量变成了9.8131-2只是用来计算y等于多少的计算手法100/111z=0

将氯化钾和溴化钾的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

A“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说明剩余固体只有KCl,那么nKCl=11.175/74.5=0.15mol设原混合物中KCl有xmol,KBr有ymolx+y=0.15-----(1)74.5

溴化钠,氯化钠,碘化纳,溴化钾,碘化钾见光变成什么颜色

我觉得应该都不变色.因为它们都是和活泼金属结合的离子键较强不易分解.

氯化钾 溴化钾 混合物 通入过量氯气

2KBr+Cl2=2KCl+Br2△m289x13.4-11.175解得:x=0.05mol元素守恒:最后总的KCl的物质的量=11.175/74.5=0.15mol则原KCl的物质的量=0.15-0

溴化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共3.87克,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后,产生6.63克沉淀,则混合物中钾元素的

Cl-+Ag+=AgCl↓11n43.05/453.5n=0.3设kclMmol则M*74.5+(0.3-M)58.8=19.15M=0.1molNaCl物质的量为0.2mol则含有KCl7.45gN

有纯的氯化钠和溴化钠混合物0.3096g,溶解后,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用0.1137mol/L硝酸银滴定液滴定至终点...

硝酸银消耗量:30.78*0.1137/1000=0.0035mol即混合物氯离子与溴离子共0.0035mol设氯化钠含量x,氯化钠中氯的质量比:35.5/(23+35.5)溴化钠中溴质量比:80/(

有NA2O和NA2O2的混合物5g投入到9g水中,生成0.8g气体,计算

很容易证明水是足量的.1.混合物中NA2O2有多少克?0.8×78/16=3.95克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O+H2O=2MaOH62804.25.425.42/13.2=41.06%

氯化钾与溴化钾的混合物共0.28g,用26.04ml硝酸银滴定,硝酸银的浓度是0.1mol/L,求溴化钾和氯化钾质量

如果都是正好完全反应的话:设氯化钾为x摩尔,溴化钾为y摩尔,则74.5x+119y=0.28x+y=0.002604,即可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