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3 13:35: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根本原因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与控制,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这是就是根本的外部原因!望采纳,谢谢!

中国民族工业得以曲折发展的原因

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关注中国市场,一战后帝国主义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市场2本生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经济基础差3国内动乱频发

1927~1936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速度快2.发展不均衡(轻重工业、地区不平衡等)3.战后迅速回落再问:额,就这三点吗再答:还可以加上与群众性反帝运动相结合,面粉、纺纱等轻工业兴起,出口大增

如何振兴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建议

清末,中国的工业振兴是因为先进技术的传入导致满清政府不得不加强自己的统治力度,维护自己的统治,并由此导致放宽对汉人的限制,许多汉人成为了满清政权督办下的工厂的管理者,许多官办的工厂因经营不善导致被出售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请仔细审题,问题是短暂的内在因素,封建君主专制是其短暂的一个根本原因再问:一战期间,中国不是早就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了吗?辛亥革命不就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吗?辛亥革命又是在一战之前。这么说?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在曲折中发展,明显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忙于战争,自身国力受创,因此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但并未完全放弃,如铁路,矿产等资源、重工业依然掌握在列强手里,一战期间,美国和日本就大量向华输入商品,结束后美日英等国重新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

以轻工业为主,以沿海地区为主,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艰难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是?

黄金时期是指民国的旺盛时期,要从辛亥革命算起

为什么说: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建成投产,为民族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且"八大"明确反对冒进,对民族工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总要指引意义.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a.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

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

原因有:1、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2、中国洋务运动的诱导3、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这要从我们这个时代背景谈起.大家知道,在70年代末,经过文革动乱,国家的经济已经很危险.恰好在这个时候,国家的发展机会来了,因为当时亚洲四小虎正急需把他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中国看到这种情况,就

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

特点:(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2)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