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1:53:42
有关打点计时器的题如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为从O点起每隔3个间隔所取的计数点,由纸带所标数据算出的小车

问了两遍啊,每打一个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又因为现在是每三个点取一个,所以时间间隔T=0.06sS1=aT^2/2S2=a(2T)^2/2S3=a(3T)^2/2△S1=aT^2/2△S2=S2-S

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纸带上数据得出相邻的计数点距离逐渐增大,所以纸带做加速运动.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

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若重物质量为M千克,图中点P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则从起

1)0.49M2)0.48M【(0.0706+0.0314)/0.04】^2*0.53)大于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我

如图所示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系列点,图中所标的是相隔4个点所取的计数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有:DE-AB=3aT2解得:a=DE−AB3T2=0.0583−0.03623×0.12≈0.74m/s2由于△x=DE-CD=CD-BC=BC-AB故:B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

(1)纸带实验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则:vG=xFH2T,其中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T表示周期;(2)vG=xFH2T=0.0520.04m/s=1.30m/s故答案为:(1

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

1.B(4,6)2.P(4,4)3.4.5秒或7.5秒(4*2=8,OA=4,A到B走了4个单位,即X=4,Y=4)(O-A-B9/2=4.5O-A-B-C-O15/2=7.5)再问:第二问怎么求的,

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每两点间距离逐渐增大所以是加速AF两点间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50Hz每五个点去一个计数点所以每相邻两点之间时间0.02*5=0.1s所以AF间时间tAF=0.1*5=0.5sAF距离lAF

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

(1)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纸带上数据得出相邻的计数点距离逐渐增大,所以纸带做加速运动.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打出A、F这两点的时

如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

(1)根据x45−x12=3aT2得,物体的加速度a=x45−x123T2=(5.83−3.62)×10−23×0.01=0.737m/s2.(2)因为aT2=x45−x123=0.737cm,则x2

如图所示为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

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h=1×9.8×0.6J=5.88 J.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B=0.6699−0.533

(2013•蚌埠一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O为第一个点,如

(1)从纸带上可以看出0点为打出来的第一个点,速度为0,重物自由下落,初速度为0,所以应该先打出0点,而与重物相连的纸带在下端,应该先打点.所以纸带的左端应与重物相连.(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

如图1-23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

因为每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一个计时点.所以0.02S只是每两个计时点的时间段.(是这样吗?)还有我想问,你的每一问的答案是多少,我刚好也在做这个题,想对下答案.

多选题要解析: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O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

BC对.分析:由于打点周期是已知的(电源频率50Hz),且各段距离可由刻度尺直接测量得到,所以能”直接计算“得出的只有A到G这段纸带中任意一段的平均速度,以及能直接计算出BCDEF这五个点处的瞬时速度

在做测定匀家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对纸带进行测量使尺的零刻度线与纸带上的O对齐,测量3个计数点A,

AB=28.8cm-18cm=10.8cmBC=42.1cm-28.8cm=13.3cm所以小车的加速度a=(BC-AB)/T^2=(13.3cm-10.8cm)/(0.1s*0.1s)=2.5m/s

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

1.A.D点的时间平均速度为4.625m/s是用AD两点间的距离除以AD两点间的时间2.B点的瞬时速度为4.25m/s做法:根据匀加速的性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又因为B点为AC两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次试验的纸带如图,取o点为起点位置,每隔5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实验使用的电源是50H

这句话是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差相等,即,CD-BC=BC-AB=AB-OAOC=3.0cmVb=AC\t=0.048m\0.2=0.24m\s

如图为某次实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人

(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解,AD段的平均速度.vAD=ADtAD=43.25−15.500.02×2×3cm/s=231.25cm/s≈2.31m/s.故打A、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为2.31m

如下图为某次试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

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意味着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两个点迹,即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就是0.06s.也就是OA之间,AB之间,BC之间CD之间都是0.06s的

下图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

注意是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意思是AB,BC,CD,这三段里面有六个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