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的人口流动与现在改革开放的人口流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12:54:04
改革开发以来,很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落后的农村地区涌入城市,这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是否相同

形式上来说,都是人口的迁移.但是根本原因不同三国两晋时期北方人口南迁是因为北方战乱,南方安逸.战争原因.现在人口南下是因为南方工作机会多,经济发达.这是政策的倾斜导致的.另外,三国两晋时期人口迁移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鲜卑族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准确的说,三国时期并没有将游牧民族内迁,都是居住于长城之外.西晋建立后,司马炎为了增加人口,允许大量胡人内迁,先是沿长城居住,逐渐到充斥整个北方,大部分的地方胡人已经超过汉人数量,而且是群居在一起.司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次少数民族改革名称?

说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再问:是的,很着急》。。再答:看看百度的内容不就好了?http://baike.baidu.com/view/145995.htm再问:里面貌似没有改革的名称再答:名字就是

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口迁移情况预测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人才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人才流向主要有两个方向:西部和江南.流亡西部的一支汉族贵族将国家管理模式带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加速了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而农民则带去了先进生产力,使游牧民族定居下来.西部开发对人才的需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中的历史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华夏-汉族文明在各个方面第一次遭受重大打击.首先是华夏-汉族的尊严.华夏-汉族自古以来都拥有绝对先进的文化和武装力量,我们的祖先对其他民族非常蔑视,甚至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类对待.因此,从汉朝到晋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为民族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是谁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历史原因

http://www.baidu.com/s?cl=3&wd=%C8%FD%B9%FA%C1%BD%BD%FA%C4%CF%B1%B1%B3%AF%CA%B1%C6%DA%C3%F1%D7%E5%C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出现怎样的历史现象

北方民族融合,经济恢复和发展.使中国人增添了少数民族剽悍的性格.中原汉人大举移居南方,开发了江南,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人口南迁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起什么不同作用?

1.北方经济发展逐渐缓慢.2.南方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且逐渐超过北方,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存在着哪两种不同的方式?

1.整体来说:游牧民族南迁(劫掠汉人)汉人南迁(难民避难),两种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却是汉人的血泪史.2.对汉人来说,同样有两种,北方汉族士族:带去了北方汉族先进的文化;被战争迫离土地汉族农民:带去了北

民工潮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口南迁是否相同

完全不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人口南迁是为了躲避战乱,这期间南迁的主力是地主等富裕阶层,是一种高层向低层的流动,他们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活.而民工潮则是由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是一种

民工潮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口迁移是否相同、谈观点

个人认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点:都有经济的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而遭到极大破坏(尤其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发生后)而南方由于孙吴的开发,自然条件的优异,远离战场,在古代那种农耕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是?

掌权的少数民族迁徙到中原,如氐族迁徙到关中(陕西),鲜卑南迁到河北、山东、河南北部,不掌权的少数民族,也被迁徙过来,迁徙过去.汉族的走向,少量往东北、西北(如沮渠蒙逊),大量迁往南方,阶级高的随东晋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北人也出现了南涌,这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北人也出现了南涌,是应为南方有很多发达城市,众多农民工、知识分子来到南方;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南迁,是应为某些政治制度或天灾人祸引起的,如当时北方多战乱,而南方却相对和

三国两晋南北时期北方人口南迁的意义

更大程度地开发南方地区,促进南方地区各个方面的发展,加速经济中心南移的步伐.

三国两晋时期人口南迁所起的历史作用有什么不同

个人理解,秦汉对南方领土的开拓,主要是军事方面的,汉族人口相对较少,汉末大乱,人口大举南迁,开始在南方耕耘,不过开发是有限的,但为南方发展打下初步基础.两晋是,中央政府(东晋)被迫南迁,南方第一次作为